最 新 日 志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关 于 博 客

友 情 连 接

模板设计:部落窝模板





 
 
姚锦云的一位好友(读《三联生活周刊》的疑惑 
By: 书鱼知小 发表于 2007-9-13 0:12:00
 

薛原

《三联生活周刊》2007.9.10(2007年第34期)刊载一篇追记《姚锦云与天安门广场撞人事件》,在此文的题记中,作者写道:“……25年后,记者追访发现,除思想工作疏忽,这起悲剧跟姚锦云本人的性格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此文在将近4000余字的篇幅里,通过对姚锦云当年的好友、老邻居和当年下乡时的知青队长等的采访,对姚锦云的性格和这起悲剧的发生做了追记性的描绘。

此文中的一个主要被采访者或说“描述”被引用者是姚锦云的好友“陈慧华”,作者注明这是“化名”。陈慧华所介绍的都是关于姚锦云的性格和成长经历,尤其是关于她们之间的往事,可以说在这篇文章中,“好友陈慧华(化名)”的讲述对读者了解姚锦云的性格和身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让我疑惑的也恰恰是这位“好友陈慧华”。

之前,在文汇出版社出版的《良友》丛书第三辑《何时能报答》(2007年6月第1版)中,第一篇文章是署名沈睿的《残酷的青春及往事》,所描绘的就是关于姚锦云与天安门广场撞车事件,沈睿是以姚锦云好友的身份来写这篇文章的,刊载在《何时能报答》中的这篇《残酷的青春及往事》有三万六千余字,对姚锦云的家庭、成长和性格尤其是“我们”(姚锦云和沈睿)的青春往事做了刻骨铭心的追忆……

“好友陈慧华(化名)”的描述更让我想到了沈睿的描述,仅从文中列举几例:

 《三联生活周刊》第82页——

在陈慧华的描述里,姚锦云这种仗义执言的男孩子气表现更为明显,“他妈的”这样的词常常挂在嘴边。陈慧华记忆深刻的是读高中时,陈慧华因被班长误会上课“传条子”而遭班上男生起哄,姚锦云脱下42码的大皮靴拍着讲桌,大声地喊道:“你们他妈的太欺负人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谁要欺负陈慧华,我的皮靴不留情!”

 关于这段高中第一个学期的经历,沈睿的描写很详细,读者可以参看《何时能报答》一书中的原文,在该书的第16页到第17页将近2000字的篇幅里细致刻画出了姚锦云的性格,在此我只摘出能与“陈慧华”的描述有所“吻合”的一点:

《何时能报答》第17页——

……在那个时刻,没传条子的我,也有口难辩,无法说清,被男生的起哄和女生的好奇包围了。突然,姚锦云已经站在讲台前了,不知什么时候她把她冬天穿的皮靴脱了下来,用皮靴拍着讲桌,声音震天,她大声地喊道,“他妈的,你们他妈的也太欺负人了!”她的皮靴声和她的喊声如此之大,全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都愣愣地看着她。姚锦云满脸通红,愤怒地说,“我告诉你们,从今往后,谁要欺负沈瑞花,我的皮靴不留情!”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姚锦云的皮靴上。姚锦云有一双奇特的大脚。她的个子在女孩子中不是非常高的,但是她的脚在女孩子中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她穿42号的鞋。她只能穿男鞋……

 《三联生活周刊》第82页——

……陈慧华记得,自己第一次吃西餐是在当时北京仅有的两家西餐厅之一——莫斯科西餐厅,姚锦云请客。当时,陈慧华问姚锦云叉子的用法,“她也束手无策,说真该先问我妈,问清楚了好不露怯”。

 《何时能报答》第24页——

……第一次是北京的莫斯科餐厅,也是姚锦云请的客。我并不知道西餐该怎样吃,甚至不知道怎样用那些刀叉。多年后我移居美国,随自己的朋友、亲人出入于各种饭店。每次在饭店坐下,面对那些刀刀叉叉的时候,我都会想到多年前那手足无措的时刻。我对姚锦云说:“这么多叉子,哪个是哪个呀?”她也束手无措,“这次真该先问我妈,问清楚了,好不露怯。”于是,我们也不管规则了,就大吃起来。……

 沈睿的原名叫沈瑞花,在这篇《残酷的青春及往事》里她也写了她为何给自己起名叫沈睿,那也是属于她和姚锦云的青春故事。限于篇幅,再举一例:

 《三联生活周刊》第82页结尾——

至今,陈慧华还记得,姚锦云被枪决后没多久,有一天她一个人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注意到广场上竖起了很多栅栏和隔离墩,“以前的广场是没有遮栏的,道路和广场连成一片”。

 《何时能报答》第33页——

……那天我一个人走过天安门广场,让思绪平静下来。突然注意到,广场上竖起了很多栅栏,分隔了广场和东西两边的道路。以前的广场是没有遮栏的,道路和广场连成一片。现在道路和广场隔开了。我知道这个用意。我甚至想,为什么不早点竖起这些隔离墩来?如果早就有,也不会有这个事件了。然而,广场上的隔离墩是从这个事件中学来的教训。

 

好了,其它的例子不用再举了,在《三联生活周刊》的这篇文章里,关于“好友陈慧华(化名)”所描述的姚锦云和她的记忆,在《何时能报答》一书里几乎都能一一找出相应的描绘来,只是沈睿的描绘要详尽很多,譬如关于姚锦云的恋爱、绣花、弹吉他唱“苦咖啡”、两人在紫竹院公园关于男朋友的对话等等。

从这种阅读的对比上,我感觉沈睿和“陈慧华”应该是同一个人,只是让我疑惑的是,沈睿何以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中变成了“陈慧华(化名)”——沈睿接受《三联生活周刊》一文作者(记者)的采访时有用“化名”的必要吗?我不能怀疑沈睿是否接受过《三联生活周刊》一文作者的采访,因为在该文的题记中有“记者追访发现”字眼,姑且相信是远在美国的沈睿与该文作者有了联系或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是沈睿提供的描述,她何以在之前出版的长文发表时用了她惯用的名字沈睿,而在之后的这篇由记者采写的“追记”里却用了“陈慧华”这样一个“化名”?如果“陈慧华”不是沈睿本人,我倒要怀疑她描述的真实性了。

顺便说一句,之所以对沈睿的长文《残酷的青春及往事》印象深刻,是因为我是该文的第一个文稿编辑,至今感到愧对沈睿的是,因为书稿篇幅等原因,将她的原文做了一些技术性的删节。《三联生活周刊》是我所喜爱的一份特色突出的杂志,尤其是其主编朱伟先生更是我所钦佩的。拿到这期刚刚到手的周刊,先是一阵惊喜,因为本期周刊有一篇关于姚锦云的“追记”,也许是曾编过关于姚锦云及其事件的长文,看到标题自然有了“知音”相遇的感觉,但细看过程中,“陈慧华”却时时让我读到了沈睿的影子,并不能不有了对这位姚锦云“好友”的疑惑。

(2007.9.12)

 

关于《良友》丛书第三辑《何时能报答》,可参见良友书坊网:

www.liangyoubooks.com

 

 
 
 
Re:姚锦云的一位好友(读《三联生活周刊》的疑惑
By: 幽篁发表评论于2007-9-13 2:13:21
 
幽篁如果我是你,不会这么婉损地写文章。
如果这篇文章是沈睿授权刊发,那么肯定提供的是原稿,而不可能是,也不应该是你的修改版。
如果不是沈睿授权刊发而是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某人得到的报道,更没理由在你不在场的情况下,被采访者以你的口气来回忆往事,而且采访者的文章还与《良友》上的文章如此相似。
《良友》刊发此文在前,三联生活周刊在后。
估计只剩下一个可能:抄袭。

其实这事很容易证实,写信到他们编辑部请他们澄清。比如在哪儿采访的谁?如果是抄袭,下一期杂志上公开道歉。

这家杂志社做事一直非常不严谨,以前就有记者与余秋雨串通断章取义误导读者的事,后来又公开道歉。
 
 
 
从一篇文章看《三联生活周刊》的职业精神
By: 书鱼知小发表评论于2007-9-14 23:25:30
 
书鱼知小我刚从济南出差回来,走之前给有关人士去了邮件,也给《三联生活周刊》的公开联系信箱
(印在杂志上的:[email protected]
去了信请他们的编辑(我想应该有值班人员负责这个公开的联系信箱)转给其主编朱伟先生,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解释和指教。但很遗憾,该刊和朱先生并没有任何回复(也许朱先生没有看到?)。与《三联生活周刊》的不予理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良友》丛书的特约策划(也是沈睿的文章的组稿人)周实先生很快给了我回复,并转来了沈睿老师的回复,大意是:《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或编辑看了《良友》第三辑上沈睿的文章后,通过沈老师的朋友联系上了沈睿,希望采访,沈老师回答说她要说的话都写在文章里了,没有其他要说的了。后来在电话里记者问了几个问题,如若姚锦云活着会如何想和有没有姚的照片等,沈睿说这样的问题无法回答,也没有提供姚的照片。后来记者把写好的文章传给了沈老师,沈老师删掉了与自己有关的内容。但该刊所发表的文章沈老师并没有看到,也不知道发表的文章里具体写了什么。

我想现在可以说的是,《三联生活周刊》所发文章中引用姚锦云“好友陈慧华”(该文作者告诉沈睿她在文中给用了化名“陈慧华”)的记忆都是从《何时能报答》中所发沈睿文章中摘抄或说引述而来,并非沈睿自己提供或接受采访的回答。我想说的是,即便该刊记者联系上了沈睿本人,但在并非沈睿本人回答记者提问和提供文本的情况下,该刊记者摘抄或说引述《何时能报答》一书中所发表的沈睿文章,在行文中却没有说明,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解释所据何来,这是让我很感意外的,我对《三联生活周刊》采写《姚锦云》一文的作者在该文所表现的职业精神和写作道德感到惊讶和遗憾。顺便一说,该文作者署名是马芳和魏一平。同时,也对我所喜爱的《三联生活周刊》对发到其公开电子信箱中的质疑文章置之不理更是感到惊讶和遗憾。



 
 
 
曾发至《三联生活周刊》电子信箱里的信
By: 书鱼知小(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15 3:30:20
 
书鱼知小(游客)以下是我曾发到该刊第16页(版权页)所印联系电子信箱里的信,附件就是本主帖。。

发件人:"liangyoubooks <[email protected]>"
发送日期:2007-09-13 01:01:47
收件人:[email protected]
主题: 良友书坊编辑薛原致朱伟先生
编辑先生:麻烦您请将此信和附件转贵刊主编朱伟先生,谢谢。
朱伟先生:您好。我是青岛日报的读书专栏编辑(兼职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良友书坊的执行主编),也是您的读者和贵刊的读者,本期(2007年第34期)贵刊读后,发现《姚锦云与天安门广场撞人事件》一文所涉及的“陈慧华(化名)”的描述与我们六月份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良友》丛书第三辑《何时能报答》一书中的头题文章《残酷的青春及往事》的作者沈睿的描绘有相似或说一致的痕迹,沈睿的文章发表时有三万六千余字,贵刊的文章涉及“陈慧华”的记忆如果经过对比,可发现与沈睿的描绘如出一辙,只是更简单一些而已。因为沈睿远在美国,我不知道她是否是本人接受了贵刊作者的采访或她本人提供了资料,但我觉得若是她本人没有必要在贵刊用化名,因为她将长文给我们发表就是用了她惯用的名字,就贵刊文章和我们的长文我做了一点对比,附件是我的对比文章,呈给先生。以求赐教。关于先生,我非常钦佩,也久有想联系拜访之意,之前您的大作我都一一购买拜读并在我所编辑的青岛日报读书专栏上做过相关介绍,这样说是想说我对先生著作的喜爱。另外,在青岛作家杨志军及原来曾在图书商报《书评周刊》供职的宋文京等友人的讲述中对先生也多有了解,对先生的风格素来敬仰。没想到是以样一种方式来和先生联系,也是有缘。
此文我已发布在我的博客和我们良友书坊的读书论坛上,12日上午我曾打电话给贵刊的热线电话和读者服务电话,但很遗憾,没能得到您的联系方式,也没能遇到能听我陈述原委的贵刊员工,因此写了此文发布在我们的论坛上。非常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教。
也期待着您对我们良友书坊的支持和指教。
关于良友书坊,期待着您能抽时间一看我们的网站,以对我们有所了解和理解,可在百度上搜:“良友书坊”。
或:www.liangyoubooks.com
良友书坊网:
书坊•书店
中文博客:独角兽博客
独角兽论坛•良友书话读书论坛

我的博客和网名:书鱼知小
良友书坊总经理:臧杰(网名和博客:大漠,大漠闲话)

祝秋安
薛原
2007/9/13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读《三联生活周刊》的疑惑
By: 书鱼知小发表评论于2007-9-16 22:13:08
 
书鱼知小之所以在上边贴出我发往《三联生活周刊》公开电子信箱中的信,是因为我在新浪网博客中偶然看到了该文作者马方的博客(新浪博客:“马不停蹄de博客”,在她的博客里有她关于采访和写作这篇“追记”的博客日志,本着和作者沟通的想法,我在她的那篇博客日志后面跟了帖,说明了我的身份和联系方式、通信地址,并希望她能到我们的论坛上看到我的这篇质疑文章。因为她在博客里谈到她的这篇“追记”得到了主编的好评,从她的博客链接里,我又找到了朱伟先生在新浪网的博客(朱伟的博客—日知录),并在朱先生一篇听音乐会的帖子后跟了帖,说明我曾去信贵刊及去信的原因。但很遗憾,我后来再上他们的博客,发现我的“告白”的跟帖都消失了,我不愿意相信是朱先生和马小姐(根据我在他们的博客上的跟帖消失的先后顺序)删除了我的“告白”跟帖,而情愿相信是“新浪网”的技术原因。为了让他们能看到我发给他们的电子邮件,因此我将当初发出的电子邮件又贴到了这儿(幸好我当时发出时又点击了存入“已发送”),目的就是希望有能和他们联系上的网友费心给转一下,我仍然期待着能得到他们的指教。

在独角兽论坛的<良友书话>上我已建议论坛管理员将本主帖改为:

[讨论]《三联生活周刊》是否抄袭了《良友》?

目的在于希望老师和朋友们能给予指教,给我解惑释疑。更希望有热心的朋友能把我的疑惑转达给《三联生活周刊》的有关人士。
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到<良友书话>论坛看看网友的相关跟帖.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邮件和网上的联系是很方便和快捷的,因此我选择了这种网上和他们沟通的方式,看来这种方式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泥牛入海没有音信,难道非要再回到传统的以挂号信和其它方式才能让对方给予回复?

 
 
 
请网友参看<独角兽>论坛<良友书话>上的讨论
By: 书鱼知小(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16 23:53:23
 
书鱼知小(游客)关于该主帖的跟帖和我的回帖,在<独角兽>论坛的<良友书话>论坛有详细的记录,请要了解详细情况的网友到该论坛上看帖.并期待着网友的指正.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接《三联生活周刊》道歉电话及此事结束语
By: 书鱼知小(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17 16:31:25
 
书鱼知小(游客)今天上午该文的作者马芳给我来了电话,并提议在MSN上交流。在MSN上交流了一段时间,我提议将我和她的MSN 记录由她转交朱伟先生,并由朱先生来作出判断。中午12点18分左右,我接到了《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鸿谷先生的电话,李先生的态度非常诚恳,我们的交流也没有障碍和问题分歧,就《三联生活周刊》在该文有关沈睿(化名陈慧华)文字的引述上没有说明沈睿的这些文字之前已在《良友》第三辑《何时能报答》上发表过,李先生也认为是不妥的,并介绍了马芳是一位实习记者,在读的大学生,并对《三联生活周刊》没能及时回复和处理我发给他们的邮件和电话表示歉意,并让我提出对该刊就该文不妥之处的要求。鉴于李先生的诚恳和对该刊主编朱伟先生的钦佩,尤其是马芳是一位在读的大学生,我表示了谅解和接受李先生代表《三联生活周刊》的道歉。李先生表示将在下一期《三联生活周刊》上给予说明,大意是:即该刊在《姚锦云与天安门广场撞车事件》中有关沈睿(化名陈慧华)的文字,之前沈睿已经发表在《良友》第三辑《何时能报答》中的《残酷的青春及往事》一文中。我也表示了谅解和接受。

上述说法我通过MSN发给了马芳并让她转给李先生。她发来李先生拟在再一期(因下周四的一期已排版完成)周刊上的说明文字如下——

李主编拟在下期做的说明是:本刊今年第34期刊发马芳、魏一平的《姚锦云与天安门广场撞人事件》一文 长途电话采访姚锦云朋友沈睿。此前 沈睿亦有回忆此事的长文发表在《良友》丛书第三辑。特此说明。

本着谅解的态度,我答复马芳,此事既然《三联生活周刊》和马芳本人都做出了歉意的表示,希望她以此为鉴。此事也就结束。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姚锦云的一位好友(读《三联生活周刊》的疑惑
By: 眉睫(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17 17:01:50
 
眉睫(游客)似乎还没听到沈睿本人的声音啊
为何化名?
马芳不是在读的大学生,05年大学毕业,如读研,也快毕业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回眉睫兄
By: 书鱼知小(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17 23:09:00
 
书鱼知小(游客)谢谢眉兄关心.
此事就结束吧,马芳说她今年23岁,快要毕业了,正在<三联生活周刊>实习.此事也是给年青人一个教训吧.<三联生活周刊>的副主编李先生也介绍说她是在实习的记者.
沈睿老师给我和周实兄来过回复的邮件,我在独角兽论坛<良友书话>的所发此帖的跟帖里介绍过.
此事打个句号,就别再追究了.
盼兄多多发来稿件给予我们支持啊.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姚锦云的一位好友(读《三联生活周刊》的疑惑
By: 香片(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18 21:55:19
 
香片(游客)薛编到底是宽容之人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姚锦云的一位好友(读《三联生活周刊》的疑惑
By: 眉睫(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19 8:47:40
 
眉睫(游客)马芳留言后,我回复道:
我给薛原老师留言,并无他意,只是希望一切更接近真实而已!真实是一种尊重。您写的那篇文章我读了,也很纳闷为何化名?如不便告之,也就算了,中国的事往往就是在隐秘曲折中不了了之以至被掩杀。作为关注者之一,我也没必要再追问了吧!望以后多交流,希望您写出更多引人注意、发人深思的好文章来!(留言完)

这件事发生后,让我很钦佩薛老师敏锐的编辑眼光以及大度的气量!同时也觉得三联挺会挖掘素材、事件的!马芳作为年轻的执笔者,自然很多是按照工作要求来写的,我们不能苛求她,但质问于三联生活周刊还是有必要的。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谢谢诸位,过奖了
By: 书鱼知小(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19 12:00:44
 
书鱼知小(游客)楼上两位:过奖了,谢谢。事情结束了也就过去了,期待着大家写出更多的好文章,同样,也期待着马芳写出好文章。《三联生活周刊》是我们大家都关注的一份杂志,李鸿谷先生(该刊副主编)在给我的电话中也体现了很好的精神。
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稿编辑,不是我的眼光敏锐,而是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团队,沈老师的文章能给我们《良友》得力于周实先生。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姚锦云的一位好友(读《三联生活周刊》的疑惑
By: 眉睫(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19 12:52:29
 
眉睫(游客)请薛老师将马芳的解释删除掉
不必公诸于众
她对我说的
所以我刚删掉她在我的博客的解释
 
 
 
回眉睫兄
By: 书鱼知小发表评论于2007-9-20 0:26:01
 
书鱼知小已经删除了。我理解您的探询真相的态度,但毕竟已经结束。她不希望公诸于众也是可以理解的。
 
 
 
Re:姚锦云的一位好友(读《三联生活周刊》的疑惑
By: vhusvh(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2-11 0:14:42
 
vhusvh(游客)我也是锦云的生前好友,让她的灵魂安息吧!不要再打扰她!要知道她出事时还是个不满22岁的孩子,比比现在的孩子她还很单纯,有行为的故意,也有一时的精神崩溃因素.她已经悔过了.试问:有谁不愿意过幸福的生活呢?忘了吧!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