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分类

载入中……

最新文章

载入中……

最新回复

载入中……

留言

载入中……

用户登录

载入中……

搜索

博客信息

载入中……

友情链接

订阅本站



 

[杂感随笔]冯小刚根本就不关心真实--看《唐山大地震》(转)

赵启强 发表于 2010-8-19 15:03:00

《唐山大地震》热映 泪水抹去历史真相


……

[政论]工人的命运由谁掌控?——波兰团结工会三十周年祭(下)

赵启强 发表于 2010-6-11 16:17:00

十五

       工人阶级的成熟阻止了盖莱克来一次彻底的、哥穆尔卡式的堕落,这段重复的历史才避免了那个悲剧性的结尾。

  政府在十天的痛苦的沉默之后,终于有了最高层次的表态。

  8月24日晚上,波兰国家电视台播出专题新闻:党内第二号人物、现任总理52岁的爱德华?巴比乌赫辞职;同时宣布,将巴比乌赫和另外三名负责宣传和经济的政府领导人开除出政治局。

  1970年,在把哥移尔卡搞下台的斗争中,巴比乌赫是盖莱克的坚定盟友,可见,盖莱克为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在电视台公布了中央全会的决定后,盖莱克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

这次讲话是十分温和的。

盖莱克首先承认,人民不满是因为党的”工作方法存在着毛病和缺点,”他保证政府将”对经济实行重大改革”,并”削减巨大的投资计划”,以缓和因野心勃勃的高速度计划带来的物价上涨。


……

[政论]工人的命运由谁掌控?——波兰团结工会三十周年祭(上) 

赵启强 发表于 2010-6-11 16:12:00

赵启强

与瓦文萨对话——

  作者:您是作为罢工领袖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因此,您创造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历史现象——历史第一次接受了一个使生产陷入停滞,而不是使其发展的人。

  瓦文萨:历史与我何干?我斗争不是为了历史,而是为了人!

  作者:无论为了历史还是为了人,都应该发展生产。我同意您说过的话:”用罢工手段是不可能改善经济状况的。”

  瓦文萨:是的,罢工是一个最危险的手段,但罢工这个武器必须持有,因为这是工人阶级与政府对话谈判的唯一方式。

  作者:对于本来就危机重重的经济,这无疑是不堪负担的。这种谈判方式的成本太昂贵了。

  瓦文萨:如果工人阶级的意志得不到反映、利益得不到维护,社会将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作者:难道双方就不能寻得一种廉价的谈判方式?

  瓦文萨:能,那就是建立一个独立的自治工会。我们罢工是为了建立独立工会,建立独立工会是为了不再用罢工方式去捍卫工人阶级的权益。


……

[当代中国教育调查]当代中国教育调查 5.教育进入十大暴利行业,教育成奢侈品

赵启强 发表于 2010-1-31 19:33:00

  一方面基础教育债台高筑,另一方面侧是教育暴利。

  这是中国教育十分矛盾的现象。

  暴利?

  巨大的教育管理成本,巨额的基础教育债务,在危房中上课的学生……这种教育还会有暴利?

  农村的基础教育肯定没有暴利;农民们连“义务教育”都买不起,哪会买你的高价教育?即使一些县、乡中学也收高价,但交不起学费的农民大不了让自己的孩子辍学,也不会像城里人那样任学校宰割。今天,许多农村孩子读完初中就不读了,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负担不起更高一级的教育费用。

  新华社记者周伟、胡锦武在江西省的一个贫困县波阳县采访时,一位学生家长给他们提供了一份孩子教育支出的清单。他的孩子上初中,也就是说尚处在属于国家负担的义务教育阶段。

  下面是这位家长提供的教育支出清单——


……

[当代中国教育调查]当代中国教育调查 4. 农村孩子为“吃教育”的人买单

赵启强 发表于 2010-1-31 19:31:00

  将债台高筑、摇摇欲坠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吃教育”的豪放联系起来,的确有点儿不伦不类、不可思议。

  但这是真的。“吃教育”的人所吃的,恰恰是农村的贫困学生。因此,巨额教育债务的受害者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是广大农村的莘莘学子而不是主管教育的教育局。

  前面谈及到的广东省化州市教育局,不仅可以每年吃掉和私分教育经费上千万元,他们还挪用了794万教育经费,给教育局盖了一座建筑面积5271平方米的办公大楼。这个教育局共106人,人均办公用房超过了50平方米。而它属下的许多学校里,学生却只能在四面漏风的危房中上课。这种景象是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一个节目中看到的。

  在这个节目中,记者的镜头从教育局豪华、明亮、空旷的办公室转到了破烂不堪的乡村学校。从画面上看,教育局的办公大楼富丽堂皇,而孩子们上课的教室却破烂得让人难以置信。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民间形容乡村学校的顺口溜:“清朝的房子,民国的椅子,新中国的孩子”


……

[当代中国教育调查]当代中国教育调查:3、触目惊心的“吃教育”

赵启强 发表于 2010-1-9 15:39:00
即使代表、委员们披露出来的教育问题已经招致了社会的天怒人怨,但他们所看到、所反映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官方的审计和统计数字更是令人震惊——“吃教育”、“吃学生”能吃到那种程度,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还是李金华审计长这份报告中的数据:“一些县的教育及财政部门‘吃’教育问题十分严重。如2002年以来,广东省化州市教育局及各镇教办挪用学杂费等2561万元,主要用于建办公楼和办公、招待费开支;市财政局挪用400万元平衡预算。1999年以来,该市教育局还将中小学生订阅图书资料回扣款等1356万元,用于私分和吃喝,其中私分1103万元,招待费等支出253万元。吴川市地处粤西地区,财政十分困难,但该市教育主管部门在2002年至2003年6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吃’‘分’教育经费600多万元,其中市教育局吃喝209万元,人均近3万元,是同期在职教师人均工资的近1.5倍;17个镇教办吃喝和发放补贴402万元,人均2.9万元。 (见《审计发现少数地方挪用挥霍基础教育经费严重》新华社北京2004年6月23日)


……

[当代中国教育调查]当代中国教育调查:2、天怒人怨说教育

赵启强 发表于 2009-12-21 20:43:00

  学校乱收费已经让许多贫困或不太贫困的家庭,不堪负担子女的教育;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经成为最近几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以人大、政协的代表、委员的发言为证:

  ——从教二十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于小文,在2004年3月召开的十届二次会议上痛心疾首地说,“教育是国家一项根本性的事业,应当最纯洁、最重要。但是现在一些学校的暴利问题突出,甚至有人称教育为一个暴利行业”;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对教育的高收费表示了强烈地关注,他问,“教育收费已经成为部分家庭的沉重负担,是因为教育成本增大了,还是滋生了一些人的腐败?”

  教育暴利与教育腐败是一对双胞胎,这是最近几届“两会”代表、委员普遍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新华社记者(翟伟、刘军、奚彬)的报道:


……

[当代中国教育调查]当代中国教育调查:1、教育经费投入低,基础教育负债高

赵启强 发表于 2009-12-17 20:55:00
2003年3月6日,财政部长项怀诚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称,中国2002年全国财政教育事业费为2640亿元。

  这个数字很低:中国一年的教育投入,还比不上职务消费的两个小项——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

  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只占中国经济总值的百分之三点几,远远低于联合国建议的百分之六的标准。

  与教育投入短缺相对应的是,中国基础教育的负债总额急剧上升——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2004年6月23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告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说,“经审计调查17个省(区、市)50个县的基础教育经费,发现存在基础教育负债严重。


……

[当代中国教育调查]上篇:吓人一跳的大背景

赵启强 发表于 2009-12-17 4:54:00

——摇摇欲坠的基础教育

  我们在关注当代中国的精神堕落时,首先指向了知识分子群体的道德缺陷。而知识分子中,我们的关注重点又是许多教授学者的腐败。这不是要证明教育界是当代中国道德滑坡的“重灾区”,而是因为校园原本是一个最不该腐败的净土,因为校园比任何一个机构更能影响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前途——那里不仅集中了一个民族的知识精英,还孕育着一个民族的未来。

  可以不夸张地说,对当代社会来说,教育的质量决定一个民族的质量;今天有什么样的校园,一二十年后,就有什么样的国民!再往大里说:中国校园的命运和前途,将决定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

  因此,我们谈中国人的精神品质、谈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堕落就不能不把视线投向中国的校园……


……

[当代中国教育调查]痛心疾首说教育:目录

赵启强 发表于 2009-12-17 4:51:00

上篇:吓人一跳的大背景——摇摇欲坠的基础教育

1、教育经费投入低,基础教育负债高
2、天怒人怨说教育
3、触目惊心的“吃教育”
4、农村孩子为“吃教育”的人买单
5、教育进入十大暴利行业,教育成奢侈品
6、横向比较——我们的教育与“国际接轨”了吗?
7、纵向的比较——三十年代,北京大学的学费是20元
8、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
9、奥运金牌世界第二,大众体育资源欠缺
10、高端教育比拼欧美,技术创新落后巴西、印度
11、被权力渗透的中国教育
12、中国教育的官场化
13、知识分子曾经对蒋介石说:“大学不是衙门!”

中篇:大背景下的小动作——吓人一跳的为人师表


……

[当代中国教育调查]当代中国教育调查 前言

赵启强 发表于 2009-12-14 1:49:00

赵启强

  这是一本探索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书。

  俄罗斯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为俄罗斯知识分子下了一个非常简炼的定义:“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始祖是拉吉舍夫,他预见到并规定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基本特点。当他在《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中说‘看看我的周围——我的灵魂由于人类的苦难而受伤’时,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便诞生了。”

  当代另一位著名的文化批评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A·W·萨义德对知识分子有过相似的定义:“不管个别知识分子的政党隶属、国家背景、主要效忠对象为何,都要固守人类苦难和迫害的真理标准。”

  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生活的浪漫、兴趣及挑战在于对现况提出异议”,是“能向权势说真话的人,耿直、雄辩、极为勇敢及愤怒的个人,对他而言,无论世间权势如何庞大、壮观,都是可以批评、直截了当地责难的。”


……

[新俄罗斯游记]莫斯科处处有读书人

赵启强 发表于 2009-11-25 10:38:00

在俄国朋友家里,认识了一位台湾来的文化商人,他要出版一套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民歌、民曲CD,用西洋乐器重新配器、演奏。他到莫斯科来是请莫斯科交响乐团演奏。他说这是世界第一流的演奏水平,而支付给乐队的劳务费却只是台湾的五分之一。一到莫斯科,他以文化商人的对商机的敏感,立即在莫斯科发现了另一个巨大的文化市场——图书市场。

  他首先看到的是莫斯科的书摊多,读书人更多;接着,他作了周密的市场调查,结论是:莫斯科人的图书消费远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大多数城市!于是,他迅速作出决定,在莫斯科投资搞出版发行。

这位文化商人的感觉是准确的——书籍和读书的确莫斯科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内容。

  ●地铁车厢里的读书人

构成莫斯科浓郁文化氛围的诸多文化现像中,莫斯科人的读书风气,的确给人留下最美好、最深刻的印象——

世界著名的莫斯科地铁,不仅巨大、富丽堂皇,而且客流量居世界第一,达到每日一千万人次。


……

[新俄罗斯游记]排队,排队!——莫斯科的买和卖

赵启强 发表于 2009-11-21 6:46:00

● 排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

凡去过莫斯科的人在数说莫斯科的优点时,必定说到俄国人的排队——决不拥挤、决不“加塞”。排队是俄国人的教养。是莫斯科可与地铁相提并论的另一个骄傲。

    十年前,一位朋友从莫斯科归来,特别赞扬俄国人的教养时,就以俄国人排队从不加队为证。他说:“俄语中没有‘加塞儿’这个词。”

    今天的莫斯科已经不再有生活消费口短缺的困窘——面包有了、牛奶有了、皮夹克有了、羽绒服有了,连被称为是俄国社会润滑剂的伏特加也有了;而且西方的进口商品应有尽有,琳琅面目——意大利皮靴、法国名酒、荷兰食品、日本电器、中国小商品……

    然而,商品大潮使俄国人家里的陈设变得时髦,餐桌变得丰富,穿着变得华贵,却丝毫没有改变莫斯科人的文明教养。莫斯科人传统优良而悠久的排队文化在所向披靡的商品大潮中,居然安然无恙地保留了下来。

这是一个现代奇观。


……

[新俄罗斯游记]莫斯科处处有音乐

赵启强 发表于 2009-8-14 11:04:00

    出国前,曾经在北京听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朋友说起他在海南的一次观看演出的经历——

    那是在海口的一家星级宾馆的歌舞厅,豪华、气派。歌厅聘请有俄国的舞蹈演员。那天,表演的是天鹅湖。朋友被那永恒的美所深深打动。他说,因为自己是在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熏陶下走上写作道路的……

  表演刚刚告一段落,邻桌发出了一声叫喊:“娜塔莎,唱一个《红梅花儿开》!”

  随着喊声摔过去的,是一张百元大钞!

    这无疑是大款的派头;而且还是有文化的大款!因为他毕竟知道俄国女人中有娜塔莎这样的名字,知道《红梅花儿开》是俄国歌曲!

    我的这位作家朋友流泪了——为我们的富有流泪了……

    在莫斯科,同样看到过许多以艺术谋生的人,看到过许多给予艺人的卢布,但这种求生和施舍的行为并没有产生屈辱和眼泪,反而给莫斯科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乞丐也尊严
……

[新俄罗斯游记]博物馆里的莫斯科人

赵启强 发表于 2009-7-25 21:13:00

   即使俄国已经衰败,却没有人能否认莫斯科属于世界级的大都市。除了拥有一千万人口,莫斯科最引人注目的是她曾经是一个称霸半个世界的帝国的中心……

    今天,帝国已经崩溃,政治上的辉煌已经暗淡,莫斯科不再有力量向第三世界输出革命战争或经济援助了……但莫斯科仍然是俄罗斯人的骄傲,仍然是半个世界的中心……

    支撑着莫斯科的是她那丰厚的文化传统。

●没有了政治辉煌却还有文化崇拜

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俄罗斯,在短短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产生出那么多伟大的文学艺术家!当年,斯大林在莫斯科红场宣布对希特勒德国实行大反攻时,曾经念出了一长串俄国名人的名字,其中主要是文化人……

这些名字所塑造的俄罗斯人曾经两次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政治、军事狂人——拿破仑和希特勒!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7页  15篇日志/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