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误解
胡晓明 发表于 - 2010-11-16 14:07:00

葛剑雄教授是我十分佩服的一位学长。但是他最近讲中国国民性的一篇文章,有不少观点我不完全赞同。以下是非正式的读书眉评,目的很简单,借这个机会,讨论现代新文化关于中国政治传统的某些误解。下面是完整引用葛教授的话,案语是我的点评。

“今天我们比较多讲的是世界观,但是在古代是没有世界概念的,中国古代说的是天下。中国自古以来,都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有中国在天下中心的范围,而其他的周围都是“夷”。这个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越是靠近中间越是了不得,那是中原,在今天洛阳一带。如果边疆什么地方发达了,也会自称“小中原”。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越南、朝鲜等,甚至是日本。越南说自己是“小中华”,或是“南天中华”,越南的旧王宫里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匾额。 ”

案,现代人讲“世界观”的改造,“世界观”非关于国际的观,而是关于人生社会宇宙万物的根本观念。而“天下观”,是关于空间与地理的么?这个其实另有一个概念,叫天朝意识、天朝观念。因为天下观,无论是《易》“天下文明”、“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正以观天下”,还是《尚书》的汝惟贤、公正,“天下莫与汝争”,以及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之分,都是指文明与文化所化的区域,而与“天朝意识”完全不同。而越南与朝鲜对“中华”的归顺与臣服,一个是历史本身的疆域变动,一个是高程度的文明对低程度的文明的影响力,以及后者对前者的认同,与天朝意识还不一样。

  “唐朝时的长安像是个国际城市,各种各样的外国人都有很多,但是唐朝有没有派人出去留学呢?没有,去印度取经的玄奘是偷渡出去的。宋朝时,泉州已经形成了阿拉伯人的社区,也可以说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但是基本上也只是人家来我们不出去的。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这个地方最好,出去干什么?  ”

案,因为历史事实是,在汉唐人的历史经验中,并没有接触到文化优越的外族,西方世界的崛起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事情,是人类历史上的特例,我们不能以后面的历史事实来嘲笑前面的历史人物没有预见性。而唐代以及宋朝的包容文化意识,即是对于天朝意识的一种修正与突破。不仅如此,汉唐时期的中国古人不仅没有感受到优秀的外来文化,而且与外来民族接触的经验皆是痛苦,骑马民族从西周时期的猃狁、汉的匈奴、西晋之五胡、唐之突厥、宋之蒙金,都是野蛮侵夺中国土地女子玉帛,威胁中国政权、破坏中国社会秩序,而中国人常常处于武力上的劣势,所以,这时期的天朝意识,正如劳思光教授的说法:“中国民族自汉以来就饱受‘外患’之苦,所以中国人并非以势力强大来骄人;相反,中国人正由‘被侵略’的历史经验中,形成了轻视外族文化的态度。”“中国人老早就明白外族的力量,可是这不足以使‘天朝意识’消失,因为这些外族虽能侵略中国,却正由其侵略中暴露其文化之低,适足以助长中国人的文化的骄傲。”(《历史之惩罚新编》)

  “这种观念一直到明朝、清朝都是如此。乾隆皇帝赐给英国使者的诏书里,还是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无有”,天朝什么都有,难得你们国王派你来给我们祝寿,我们什么都不需要你的,我们不稀罕你的,还是这样的一种心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打败了,当时看到总得融入世界了,派湖南人郭嵩焘做英国大使,后来湖南人还组织了抗议,认为郭嵩焘丢了湖南人的脸,把他开除湖南省籍。

  西方人以武力打开了中国大门,但是他们来了之后,发现连官方都称呼他们为“夷”。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里专门有一条,今后不能以英夷、法夷相称,我称你大清国,你要称我大英国、大法国。开始清政府成立了“通筹夷务全局”,后来改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到了辛丑条约,专门加了一条,大清必须成立外务部,清朝没有办法,1901年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今后改为外交部。 ”

案,晚清的无知、无力、无能、迂颟、湖涂,确是事实,但是第一,晚清的天朝意识,不等于中国政治传统都是如此。晚清世界的确变了,而我们还没有与时俱进,还停留在文化优越的自我陶醉中,这当然要出问题。所以我们今天看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不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第二, 西方外来民族近代与中国接触,确实是野蛮的、血腥的、整个近代的主调,是中国人受压迫、受奴役、受屈辱,所以,这个仇外的意识,是需要历史的同情,而不是审判前人。历史有理性与生命性,理性是对不对的问题,生命性是痛不痛的问题。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历史最大的无奈与悲剧,往往是因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产生苦痛与仇恨,而苦痛与仇恨之火反过来又必然焚烧了自己。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概念是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还没有解放,等着我们去解放他们。台湾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日夜盼望着解放军去解放。“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做了十几年教师,我整天讲这些,我一度对这些深信不疑。即使到现在,我们的教育还是说,中国历史上都比外国强。我是教历史的,不信到大学历史系做调查,有几个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在世界上到底排在什么位置?都认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其实中国的历史在世界上最多是中等的,我们说自己是五千年文明,其实到现在能证明的也就只有四千年,这个历史跟古埃及有什么好比的呢?人家公元前五千年的东西还在,距今已经七千年了,跟巴比伦也不能比。”

案,呵呵,前面已经说过,中国人对外族文化的轻视,一是有前后期的不同,各有其原因,并不能一刀切,都归于中国人对自己历史的悠久的骄傲。二是更应该归因于与外族接触时的痛苦历史经验。这里把毛 泽东对世界革命的输出,解放世界各国人民,看作是中国传统政治天朝意识的延续,不能不说是一种混搭。盖毛之输出革命,完全是列宁的逻辑,国际共运的逻辑。即相信根据史观,历史发展的阶段,一定要从一种社会制度进入另一种制度,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不能自己革命,有待于从外来输入革命。用中国传统政治去解释现代革命观,无疑是关于中国文化最深重的误解之一。

Re:现代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误解
游客(游客) 发表于 - 2010-11-16 15:39:30
游客(游客)精彩之极。极赞同胡老师的观点。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现代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误解
孙漾谦(游客) 发表于 - 2010-11-17 3:23:21
孙漾谦(游客)胡老师您好:
您的案语非常精彩到位。我觉得葛先生的讲辞中,还有一些不敢苟同的地方,如说古代面对四夷侵犯时“中国人常常处于武力上的劣势”,也许就不尽符合事实吧。在国力强盛、政权稳固之时,中国相对于四夷,在武力上居优势的时候更多。“周逐猃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师而还”,春秋王室衰微,而齐桓晋文依旧能尊王攘夷,战国“牧用赵卒,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汉与匈奴的战争,虽代价巨大,最终胜利者,依旧是汉朝。霍去病“勒石燕然”、东汉班超、唐朝高仙芝、哥舒翰在西域的赫赫武功,都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古代中国人的国家优越感和与自信力的最大来源,文化上的优越,就更不必说了。葛先生赞同劳思光的“文化的骄傲”一说,将一切归之于一种阿Q式的自欺欺人,无乃以偏盖全乎?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现代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误解
孙漾谦(游客) 发表于 - 2010-11-17 3:53:14
孙漾谦(游客)又:葛先生所引劳语又云:“中国人并非以势力强大来骄人”,诚然。但其原因,我想并非是“中国民族自汉以来就饱受‘外患’之苦”造成的心虚,而更多由于儒家“仁”道带来的对生命(包括本族人生命和外族人生命)的尊重,及“内省”意识。因此我们的古书中,少有对杀戮、掠夺别族子女玉帛的行为的歌颂,与荷马史诗、圣经旧约不同。相反的是,越是在我们国力、武力出于优势的时期,这种对生命的悲悯之情、内省意识和“反战”的情绪表现得越明显。因此才有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苍苍烝民,谁无父母”……从这里,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生”理想,那样的深沉和博大。我们从不讴歌无德、无礼、无文的“强大”,无论这“强大”是属于敌人,还是属于自己。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现代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误解
孙漾谦(游客) 发表于 - 2010-11-17 4:07:43
孙漾谦(游客)(续上)至于武力不及,单以“文化”骄人,是晚清士大夫中的风气,不可作为整个历史的“凡例”。正像胡老师您强调的“中国人对外族文化的轻视,一是有前后期的不同,各有其原因,并不能一刀切”。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现代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误解
孙漾谦(游客) 发表于 - 2010-11-17 4:47:55
孙漾谦(游客)(续上)葛先生文中还说起了“中华”、“四夷”之辩。因为我未读全文,不知葛先生用意何在。但看那一段中的语气,似乎有反对“中华中心主义”的意思。古人限于客观条件,只能把当时本国文明所及、认知所及的区域当成全世界,无论东方西方皆然。罗马人自称“世界的统治者”,直至今日西方史家不是也常以此称呼冠诸罗马人吗?似乎还从未见过他们的学者对此有何反思。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现代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误解
孙漾谦(游客) 发表于 - 2010-11-17 5:06:19
孙漾谦(游客)胡老师对于“用中国传统政治去解释现代革命观”的批评,尤其痛快。半个世纪来中国历史教育的最大误人处,恐怕就在于“中国传统政治”和“现代革命观”的交相解释与被解释上吧,呵呵。
漾谦 深夜匆匆
敬上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现代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误解
胡晓明(游客) 发表于 - 2010-11-17 13:06:10
胡晓明(游客)小孙参与讨论甚好。但有几点我不能苟同。一、中国历史上与外族交战,胜多还是负多,不能用举例的方法来下断语,要看整个历史,尤其是大的时代,尤其是有没有亡国的惨痛。用举例子的方法来反驳对方,是一种大专辩论赛式的手法,不足以论学也。二、说打了几个胜仗,就是“古代中国人的国家优越感和与自信力的最大来源”,这种观点不知从何而来,武断肤浅,不足道哉。以后千万不要这样说。而且,也与你后面所说的,中国人从未以强大自夸,自相矛盾。今后下笔作文,如果不是写诗或抒情,不要冲口而出,一定要慎之又慎。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现代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误解
胡晓明(游客) 发表于 - 2010-11-17 13:15:57
胡晓明(游客)第三,劳思光说中国人以文化为骄傲,这本是平实之论,你骂一句阿Q的精神胜利法,完全是新文化最不好的习气,此种话语风格,我最见不得。第四,我们原来讨论的是中国政治传统中的“天朝意识”,应该围绕着这个概念来讨论,比如说天朝意识有没有文化的傲慢,等等,而不是换一个概念,讨论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人道情怀,如果这样换来换去,就象开车老是换车道一样,人家就不跟你比赛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现代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误解
胡晓明(游客) 发表于 - 2010-11-17 13:23:01
胡晓明(游客)至于武力不及,单以“文化”骄人,是晚清士大夫中的风气,不可作为整个历史的“凡例”。正像胡老师您强调的“中国人对外族文化的轻视,一是有前后期的不同,各有其原因,并不能一刀切”。
-------注意,这里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是说,中国人对外族的轻视,是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只不过,各有其具体的原因,不能用一种原因,来解说所有的“轻视”,比如,用晚清的迂颟,来解说汉唐的大气。而你老兄,则认为以文化骄人,只是晚清士大夫的专利,不可作为历史的通例,这样人家感觉你读书很不细心呀。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现代人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种误解
胡晓明(游客) 发表于 - 2010-11-17 13:24:20
胡晓明(游客)给你一点严肃的敲打,我想你一定会理解的。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