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客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模板设计:部落窝模板世界



 
 
读历史书的一段体会
老木匠 发表于 2007-9-28 21:20:00
 

最近和几个网友谈论有关历史书的问题。想起来一段读历史书的往事。

大学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是在农场教书,那地方没有电视,课余时间一点事情也没有。学校图书馆(一间空教室、一两百本书)里有一套《左传》,那是一个为了“评法批儒”赶出来的点校本,一共5册。没事就一册册翻过去。

翻到有一年楚国与晋国打仗的故事,读出了一点疑惑。

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楚军在邲(今河南武陟东南)战胜晋军,这是一个空前的大胜仗,大臣潘党建议将晋军阵亡者的尸体堆筑为“京观”,说:“我听说打败敌军后.要留下纪念物给子孙,使他们不忘武功。”而楚庄王却说:“武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要‘止戈’,力求不再使用兵器。国家用武是为了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做到了这7件才可以使子孙不要忘记武功。现在我使两国子弟暴尸野外,是残暴;出动军队威吓诸侯,未能戢兵;暴而不戢,也不能保大;晋国仍然存在,也不算有功;这场战争违背民众意愿,不能说安民;自己无德还和诸侯征战,何以和众;让别国混乱以为自己的荣耀,也不丰财。7项武德我一项都没有,怎么能够让子孙纪念?而且古代圣王是讨伐不敬者,将罪大恶极者筑为京观,是用这种最重的惩罚来警告坏蛋。这场战役中的阵亡者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君尽忠,怎么能够将他们筑为京观?”下令将晋军阵亡者妥善埋葬。

奇怪的是,翻遍了《左传》,并没有第二件有关京观的记载。只有在鲁文公二年(公元前624年)提到,秦军攻晋,埋葬了3年前殽山阵亡的秦军将士尸体后返回。那么3年前得胜的晋军难道没有打扫战场、埋葬尸体?

以后上了研究生,这个疑惑没有解决。只是平时在读历史书时,比较注意这方面的资料。

到了有了电脑和上了网络,逐渐采用电脑检索廿四史,才发现,原来没有一个朝代没有“坑”或者“京观”的记载。尤其是《汉书》的《王莽传》里,记录了一段王莽处罚起兵反抗他篡汉的翟氏等几大家族的诏书:规定将这几大家族全部处死,尸体要筑为“京观”(有具体的尺寸要求),上面树立表露罪状的大旗帜。可是在同书的《翟方进传》,提到翟氏后人都因为反抗王莽篡汉而被“坑杀”。

原来“京观”就是“坑”,“坑”就是“京观”,都是将受害者的尸体堆积并封土的处置方式。因为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入土为安”,作为一项处罚,就是要使之不能入土、永远不安。

从《左传》的这段记载来看,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这样的习惯,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筑为京观。而楚庄王另行解释了筑京观的意义,强调只有对罪大恶极者才可以使用这样的处置。而《左传》的作者显然是赞同楚庄王的说法,因此有意略去所有的有关京观的记载,并以楚庄王的这段话来批判将普通阵亡者尸体修筑京观的行为。

到了司马迁写《史记》,显然也接受了这种观念,他认为在战国时期战争中的阵亡者都是各为其主,并没有罪过,不应该被修筑为京观。秦军在长平大战中战胜赵军,秦军统帅白起无法处理多达数十万的战俘,索性将战俘全部屠杀,并将赵军士兵尸体堆积为京观。司马迁特意用“阬”来表示这件事,“阬”字的原义是高大的门楼,而“观”与“阙”相通,也有门楼的意思。而“阬”与“坑”又可借用,也往往写作“坑”。

后代的历史学家延续了司马迁的写法,认为是合乎楚庄王所言的惩治罪大恶极者标准的尸体堆积封土的就称为“京观”;而认为根本是滥杀无辜、或者是屠杀战俘后将尸体堆积封土的就称之为“坑”。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也是如此。他尽可能不正面记载战争的获胜者筑“京观”的事件,而批判性的记载“坑”的事件。尤其是他赞赏性的摘录了唐太宗在上台后不久颁布的一个诏书:下令各地政府将所有的“京观”全部拆毁,妥善埋葬所有尸骸。

真正结束这种现在看来极其野蛮的处置方式的,倒是清朝。它入关后,只是“屠”,但并不“坑”,大屠杀后允许人们收尸埋葬。

明明是古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现象,不仔细找找,在史籍里却几乎找不到。显然所有的记载者都是“选择性”的。对于儒生们不满意、不希望出现的事情,往往会以空白来表示自己的立场。那么在读这样的历史书时,编者的立场、观点就非常值得注意了,否则空白也就永远是空白,“真实”就被蒸发了。

后来写过一篇考证文章,把这个“坑”考一考。最遗憾的是,那文章发表后,我的电脑遭到病毒攻击,整个系统崩溃,花了十多年的功夫搜集和分类的资料,文稿全部丧失。

奇怪的是,多年以来,没有一个专家学者来与我商榷商榷的,似乎这篇文章根本就不存在。原来,即使是读者,也是选择性的,也只希望读到灿烂伟大文明古国的事迹。

 
 
  • 标签:史籍 史迹 史实 
  •  
    Re:读历史书的一段体会
    幽篁发表评论于2007-9-29 0:18:38
     
    幽篁你需要个GOOGLE账号,就能把你的文章在GOOGLE里作个备份,另有个好处是到哪儿都能继续写,只要能够上网。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不懂怎么弄,还有什么好处
     
     
     
    Re:读历史书的一段体会
    liangreynold(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29 22:58:19
     
    liangreynold(游客)听先生讲课的时候,很着重的听了这一段,很是感慨。看了先生的文章,特别同意这一论述:
    [显然所有的记载者都是“选择性”的。对于儒生们不满意、不希望出现的事情,往往会以空白来表示自己的立场。那么在读这样的历史书时,编者的立场、观点就非常值得注意了,否则空白也就永远是空白,“真实”就被蒸发了。
    这是史官的执拗还是历史的无奈?难怪我们的想法在一开始就已经被别人扭曲了,因为我们赖以产生想法的事实原本就已经被吞食、反刍和排泄过了,有了别人的好恶评判,也就难怪历史就是一团迷雾

    另外发散一下:很奇怪人类热衷展示同类尸体的行为是发端于哪里呢,好像罗马同样有钉十字架、中世纪罗马尼亚有把人穿在长矛上、土著把对方人头风干后挂在门口,按照常理一般来说动物对自己同类的尸体都是存在恐惧心理的,人仅仅是为了炫耀战功吗?还是一种原始的心理欲望?人祭仪式?宗教崇拜?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其他民族的另当别论,至少中国的这个习惯就是为了威吓现实的与潜在的敌人吧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读历史书的一段体会
    liangreynold(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30 10:58:41
     
    liangreynold(游客)随便瞎议议的:
    看了一下网上,那篇文章可能也是源于先生的考证,发现那些做过“京观”或者“坑”的人都是些武力超强的家伙,王莽啦,石敬塘啦,常遇春啦--
    突发奇想,一些原始部落就有将杀死的敌人战士尸体吃掉的习惯,认为这样就可以将他的灵魂禁锢在自己体内,增强自己的力量和武力;日本好像也有所谓“积尸气”的传说,会不会“京观”是古代武将一种隐秘的仪式,意在集中亡魂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武力,而那些做过这些事情的武将们又通常不得好死,会不会就是这种仪式的反作用?
    近来盗墓小说和穿越小说看多了,先生见谅,见谅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读历史书的一段体会
    黑暗的鱼(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30 14:57:34
     
    黑暗的鱼(游客)斯大林说过历史就是个婊 子谁都能 干 她一下,有鉴于此,我党的历史学家一定要写出符合我们需要的历史书来。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读历史书的一段体会
    黑暗的鱼(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30 15:07:16
     
    黑暗的鱼(游客)为了防止自己的重要文件资料丢失,我采取了多重防护手段:
    第一层防护:自己电脑一定要加装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

    第二层防护:买一个大容量移动硬盘,把重要资料备份;

    第三层防护:买一个大容量U盘,最好是能加密的U盘,把重要资料中重要资料复制备份,并且每日随身携带,要写东西时也方便;

    第四层防护:充分利用google提供的免费服务!重要文件可以放到google文档在线保存,随便到哪里随便用哪台电脑,只要能上网,就能看到自己保存的文档。顺便说一下,google提供的免费服务实在太多了,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它提供的新闻聚合功能,你可以编辑自己的“报纸”,保证每天看到的都是你有兴趣或者想关注的新闻,其他无关新闻一律过滤掉。我爱死google了!哈哈。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读历史书的一段体会
    chenge(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6 21:54:23
     
    chenge(游客)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历史中知识的传承关系蛮有意思的。
    “读者,也是选择性的,也只希望读到灿烂伟大文明古国的事迹。”_____我想也许是学界包括同行间认真看论文的其实不多,如果没有被人大或新华文摘复印,好的论文很容易被读者漏掉。而复印的却未必是好文章。
    有时费劲写出文章来却没有反响,的确憋屈郁闷。
     
     
     
    Re:读历史书的一段体会
    红(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9 14:56:04
     
    红(游客)对比美国内战后,对双方阵亡将士的墓碑都同样保留,是否我国传统文化中少了一点宽恕呢?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