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客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模板设计:部落窝模板世界



 
 
天鹅、梭鱼与龙虾故事新编 
老木匠 发表于 2007-9-23 22:15:00
 

记得过去在组织学习列宁(斯大林?)著作的时候,好像看见哪篇文章里提到过克雷洛夫寓言中的“天鹅、梭鱼与龙虾”,注解里只是很简单的提了一下,不知究竟。

女儿小时候给她买了《世界寓言画库》(山东友谊书社1990年),一个寓言一个寓言的讲给她听,自己才第一次真正读到了这个寓言:

天鹅、梭鱼和龙虾是三个好朋友。一天,它们商量好了,出去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它们一齐用足了狠劲,身上的青筋根根暴起,小车还是在老地方一动不动。原来天鹅使劲儿往上空提,龙虾一步步向后拖,梭鱼狠命往前拉。无论它们怎样拖呀、拉呀、推呀,小车还是在老地方一动不动。

克雷洛夫不是动物学家,也不是物理学家,寓言只是通过故事讲道理,这些动物是否会生活在一起、能否结成朋友、车子是否一动不动,当然不成其为问题。

借着寓言讲道理的《趣味物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对这个寓言进行了物理学的诠释:

如果有人从力学的观点来研究这个寓言,就会看出寓言作者克雷洛夫所做的结论同我们所得的完全不同。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力学上几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问题。按照寓言,这个力的方向是:一个力──天鹅的拉力──向上,第二个力──梭鱼的拉力(OB)──向旁边,第三个力──龙虾的拉力(OC)──向后面。别忘了还有第四个力──货物的重力,它是竖直向下的。寓言说,“货车现在还在原处”,换句话说,就是加在货物上的几个力的合力等于零。

是这样吗?让我们看一看。冲向云霄的天鹅,不但不会妨碍龙虾和梭鱼的工作,甚至还帮着它们:天鹅的拉力向着重力的反方向,所以减小了车轮跟地面和跟车轴的摩擦,也就是减轻了,甚至完全抵消了货车的重力──要知道货车并不是很重的(寓言中有句话,“对它们说来,货车似乎是很轻的”)。为了简单起见,让我们假定货车的重力是被天鹅的拉力抵消了,那我们就会看到,剩下来的只有两个力:龙虾的拉力和校鱼的拉力。这两个力的方向,寓言说,虾是往后退,而梭鱼是在向水里拉。不用说,水一定不在货车的前面而是在它的某一侧面(克雷洛夫的几个劳动者当然不打算把货车拉下水去)。这就是说,龙虾和梭鱼的力是互相成角度的,既然是这样,它们的合力就决不会等于零。

让我们按照力学的法则,用OB和OC这两个力做边来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对角线OD就代表着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很显然,这个合力应当能够移动货车。在货车的全部或部分重力因天鹅的拉力而减小的时候,就更加容易移动。另一个问题是:货车是向哪个方向──向前、向后,还是向旁边──移动的?这就要看这几个力的相互关系和它们所成角度的大小了。

读者如果对力的合成和分解有些实际经验的话,就很容易看出:即使天鹅的拉力不能抵消货车的重力,货车也不会停在原处不动。只有在一种条件下,这三个力的作用才能使货车不动。这条件就是车轮跟车轴和地面的摩擦力比合力大。但是这跟寓言的内容不合,因为“对它们说来,货车似乎是很轻的”。

这样看来,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克雷洛夫都不能肯定说“货车一点也没动”,“货车现在还在原处”。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这个著名寓言的思想性。

哈,有意思。

如果我们仿照趣味物理学,将这个寓言来一个趣味政治学、趣味历史学的诠释呢?

版本一:

天鹅、梭鱼与龙虾原来是好朋友。这一天,他们在大路上看见了一辆车,上面有张纸条,写着:“如果将这辆车拉到伊甸园,神将赐予你们永生。”

三个朋友激动了,立即就开始试着拉这辆车。正如物理学的原理所决定的那样,那车歪歪扭扭的朝一个莫名其妙的方向挪动。

天鹅生气了,大声喊:“停下、停下。”

它把梭鱼、龙虾招来,教训他们说:“拉车不看方向怎么行呢?我是天之骄子,只有我才知道伊甸园的方向,还是我来指路、你们听我的号令拉车吧!”

于是它盘踞在车顶上,大声的命令:“你们两个,都到车子前面去,给我使劲拉!”

梭鱼、龙虾很相信这天之骄子,立刻很听话的在车前面开拉。

拉呀,拉呀,拉了一天又一天。梭鱼和龙虾渐渐开始觉得不对劲了,这天鹅经常不说理由就改变方向,尤其是一次把方向指向了它自己的相好的雌天鹅窝那里,炫耀的在车上扭捏作态。

梭鱼和龙虾不高兴了。它们拉车的时候更多的注意力开始放在自己喜欢的食物藏身之处。

有一次梭鱼见前面有自己喜欢当食物的泥鳅,立即拼命向前。而同时龙虾看见有自己喜欢的螺蛳躲在车后,就掉转头往后。车子陷在泥潭进退不得。

正在车上打瞌睡的天鹅,醒过来见到这情景,非常的生气,飞到梭鱼上空,拿嘴乱啄;又飞到龙虾头上,用脚乱踢。把他们赶到一起,继续往前拉。

朋友的情分结束了,天鹅的先知先觉大话也破产了。梭鱼和龙虾满怀怨恨,只顾自己找食,车子有拉没拉。

天鹅急了,经常使用“空中优势”发动攻击。终于在有一天被龙虾的大钳子夹住了腿,梭鱼上来使劲将天鹅拖到了河底。

车子抛在了河滩上,梭鱼和龙虾在河沟里不断互相攻击,守着自己一块河泥滩涂。至于伊甸园,两位都失去了兴趣。

版本二

天鹅、梭鱼与龙虾原来是好朋友。这一天,他们在大路上看见了一辆车,上面有张纸条,写着:“如果将这辆车拉到伊甸园,神将赐予你们永生。”

三个朋友激动了,立即就开始试着拉这辆车。正如物理学的原理所决定的那样,那车歪歪扭扭的朝一个莫名其妙的方向挪动。

三个朋友停了下来,唧唧呱呱的商量,都声称自己能够指路,要其他朋友听话拉车。

先是天鹅指路,梭鱼和龙虾拉车,才走了几步,车子就撞在了一块大石头上。

梭鱼与龙虾把天鹅骂了个狗血喷头,龙虾接替爬到车上指路。

这次车子走了下坡,速度越来越快,梭鱼见势不好,赶紧摆脱了绳套,一头钻进了淤泥;天鹅展翅飞上天,也躲开了压过来的车轮。龙虾被车子带到了坡底,一个跟头翻下来,趴在地上直哼哼。

这次三个朋友大吵大闹,难免动手动脚,场面火爆。可是它们都没有绝对优势,打到全都趴下为止。

吵不动也打不动了,只好用最后的办法:轮流指路、轮流拉车。

伊甸园在哪里?谁都不知道。于是每次轮到指路的,都尽力把车子引向有自己喜欢的食物资源的地方,并且讲出一大套“主义”、“学说”,来证明那就是伊甸园方向。而另外两个当然不同意,等到自己上了车,就如法炮制。

就这样,一路吵吵闹闹,一路歪歪扭扭。不过大家都知道每次指路都有期限,按照约定拉好车,就可以换到车上休息,所以拉车的时候吵闹归吵闹,总算还是往一个方向使劲。

版本三

天鹅、梭鱼与龙虾原来是好朋友。这一天,他们在大路上看见了一辆车,上面有张纸条,写着:“如果将这辆车拉到伊甸园,神将赐予你们永生。”

三个朋友激动了,立即就开始试着拉这辆车。正如物理学的原理所决定的那样,那车歪歪扭扭的朝一个莫名其妙的方向挪动。

聪明的龙虾立即知道问题所在了。它抢先宣布:“我们不能盲目的拉车,首先要找到科学的规律呀!根据某某某主义,拉车的正确道路是:先要经过一个劳苦园、再经过一个吵闹园、然后是一个诱惑园,最后才是伊甸园。那是一个漫长的征途,没有集中的领导、坚强的意志,咋行呢?唉,谁叫俺们是好兄弟呢?俺不出头谁出头哩?只好俺来担负这个指路的苦差事啦!”

梭鱼和天鹅都被龙虾的说法镇住了,欢呼雀跃一番,心甘情愿的请龙虾坐上了车,然后拉上车,意气风发的走在大路上。

果不其然,龙虾指的路异常的艰苦。所谓的劳苦园全是泥潭,梭鱼、天鹅没有找到吃的,忍饥挨饿拉着车,速度越来越慢。而这里却是龙虾的天堂,它平时在车上休息,见了螺蛳之类的好食料,身手敏捷地一跃而下,逮个正着。

吵闹园里动物充斥,拉车的既要劳动,还要提防各类天敌。而龙虾在车上又安全、又轻松,还可以抓一些小食料和其他的动物做交换。

狡猾的天鹅看出点端倪来了,它偷偷的回过头来问龙虾:“难道到了伊甸园也是这样有饱有饿的吗?”

龙虾何等的精明,赶紧说:“兄弟明鉴,俺已经注意到了。”

龙虾大声的宣布:“朋友们,我们的速度太慢了点,为了加快效率,我们要让拉得卖力的得到更多的食物。”

老实的梭鱼被前面的劳苦园经历吓坏了,听到这话,果然狠命拉车。而龙虾与天鹅则把车子引到了有螺蛳和河蚌的河滩,宣布这就是诱惑园。任凭梭鱼如何用力,也没有什么食物,而它们两个吃了脑满肠肥。

车子越来越重,梭鱼实在拉不动了,终于倒在了地上,被车轮碾过。

·······················

多少年过去了,一群好奇的有考据癖的乌鸦飞临了这块神奇的土地。

一只乌鸦看见了天鹅指路的那一块地方,仔细观察了开头的一段,高声赞颂:“啊,神奇的天鹅实行开明专制,真是最适合这个地方的路径呀!”

另一只乌鸦则认真端详着三位朋友在下坡时的那段路径,激动的说:“那真是笔直的发展路径,多么的迅捷!民主的力量呀!”

第三只乌鸦听取了附近一些记下了龙虾宣言的小动物的证词,深沉的说:“唉,那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那才是一个理性的抉择!”

然后三只乌鸦就开始了无休止的辩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究竟哪一条才是通往伊甸园的捷径?


 

 
 
 
Re:天鹅、梭鱼与龙虾故事新编
liangreynold(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24 14:09:30
 
liangreynold(游客)在大路上看见了一辆车,上面有张纸条,写着:“如果将这辆车拉到伊甸园,神将赐予你们永生。”

呵呵,谁贴的纸条啊?答案无非是:
1·商人,想榨取剩余价值
2·官员,喊口号、定政策让商人榨取剩余价值
3·学者,制造概念让商人榨取剩余价值
天鹅、龙虾和梭鱼忙个半死,商人、官员和学者一起一边嘬着牙花,一边骂他们三个是傻逼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天鹅、梭鱼与龙虾故事新编
黑暗的鱼(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9-25 17:25:10
 
黑暗的鱼(游客)这故事新编实在是精彩绝伦啊。看来倒霉蛋是我们鱼类!NND,我倒要问了,梭鱼这个笨蛋怎么不对那张纸条的内容做点调查研究工作呢?真是鱼脑子啊!!!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