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走与昏泳

2010-7-26 1:26:00 BY 沈睿

每天早晨我都在这条沿着河边修建的步行路上走路,走两个桥后向回转,走回家。这条人工河上有无数座桥。天晓得有多少。步行路专门修好给人们走路,散步,遛狗用的。步行路的一边是河,一边就是宽阔的公共草坪和树林,树林后面就是街道,汽车开来开去。从我住的房子的起居室望出去,汽车、草坪、步行路、河、树林,什么都看在眼里,宽阔而明亮,外面好像是舞台。风景非常宜人。

 

晨曦中,很多人在这条小路上走路,跑步,骑自行车。每个人都很友好,见了面都说你好。走在这条小路上我总觉得像走在伦敦的海德公园里,我因此称这里为海德公园。海德公园附近是中产阶级再加个加号的居住区,非常安静和优美。大树缭绕,如烟如云一样。我早上很早起来,很多时候是夜里三点左右,洗一个凉水澡,泡茶,打开电脑,写东西。写到七点钟或多一点儿,换衣服去走路。如果是我一个人走,我就走得很快,三四十分钟就回来了,再去洗澡。然后坐下来上网,看我的信或给朋友写信。

 

每次走路的时候我都胡思乱想。走路是我热爱的行动之一,大概跟吃饭,睡觉同等。要是几天不走路,我就觉得生活没意义起来。走路给我提供一个空间和时间,胡思乱想,专注我个人的感受。自从来到阿纳珀里斯,我每天在森林里散步,去年搬家后我停了一段时间,今年春天又开始,每天开车过去,在原来的森林小径里散步。 回到这里,我继续行走。以前老伴跟我每年都定一个走路计划,比如一年爬山爬一百五十英里之类的。现在这个计划被废弃了,因为爬山爬一百五十英里是很多的路,随着年龄,我们做不到了。我用每天的走路替代。

 

每天的路上我还都看到由不同的人组成的风景。比如前几天我看见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穿着一件T恤衫,上面写着:别去教堂,当一座教堂(Don’t go to church, be a church)。这位老太太对宗教不怎么感冒,还很幽默,我走在她身后,忍不住笑。路过她的时候,我说,我喜欢你的T恤衫。她也笑,点头。路上老年人不是很多,但也不少。我常暗中比较中国和美国的老年人的生活。美国的老年人大多一个人住,在家里,早晨不出来。中国的老年人大多跟孩子一块住,早晨起来出来锻炼的人很多。昨天我的前面有一个老头儿,也有八九十岁了,一边走,一边得意的晃脑袋。我开始在后面,以为老头有老年人的病,走过才知道,老头在听音乐,跟着音乐摇头晃脑。我笑着打招呼,他挥挥手。美国的老年人活得长,一般都是八九十岁或一百岁。一百多岁的人很常见。我想要是我能活到八十多岁,还有快三十年要活,所以,得每天好好地走路。老伴父亲的女朋友,快九十岁了,每天还走四英里,也就是六公里多。简直是奇迹。自从老伴的父亲去逝,我只见过她一次,每次打电话她都报告她怎样还是每天走路。她每日的行走,对我影响很大。

 

有很多骑自行车的人从我的身边走过。几年前我有一辆极好的自行车,是跑车的那种。搬到阿纳波利斯来,我搬的地方很小,我的车没地方放,一个朋友想要自行车,说夏天要在华盛顿市区骑车。我就给了他。他给我留了八十块钱做押金。我说,好吧,钱我收着,要是有一天你不需要这辆车,再把车还给我,我再把钱给你。结果,这个犹太人拿了我的车,转眼买给了车行。我气疯了。开着车强迫他跟我到车行把车要回来。可是车行不给我们,要是给我让我再加倍的付钱。我当时生气也没再买回来,现在我仍然后悔,那天不如再给钱,买回来就好了。后来我又去了华盛顿市里的那家车行,决定无论多大代价也买回来,车已经卖掉了。我的儿子一直为我把这辆车丢了不满。是的,我完全理解他。我多年前是从另一个教授手里买的这辆自行车。这位老教授说,车是他的女儿买的,没用几天她就出国后来就结婚了等等,一晃二三十年,他要买掉。我当时并不知道这辆车何等珍贵。我的儿子用这辆车,去维修这辆车,自行车铺的人问他从哪里得到这辆车的,我们才知道这辆车的历史。这钟自行车全世界才出产了二百辆,是收藏品,是带号的。可是,我在借给朋友这辆车的时候,没有跟他讲这些故事,结果,这辆车不知道现在在谁的手里了。看见别人的自行车,我想到自己的自行车的故事。

 

路上遇到很多人跑步。我看这些跑步的人,年轻的人几乎都很胖,特别是女性,特别是黑人女性,更是胖得气喘吁吁。这个国家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大胖子的国家。前些天我跟老伴去海边,我们在沙滩上散步,所到之处见到的每一个人都胖得让我们看自己的肚子,担心有一天也会成为那个样子,搞得我们晚饭都不想吃。好像一天不吃晚饭我们在不长胖的道路上就迈出第一步一样。

 

每天下午我都去游泳。阳光不那么强烈的时候去游泳,真舒服。上来再去洗澡,就已经累得只想睡觉了。这样的日子,工作的时间不多,论文写得有点断断续续。

 

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更黑了。在中国的这五十天,我因为天天走路,黑得我回到美国后朋友见到我都说,你很炭(tan) 啊!我微笑,不知是点头还是谦逊,因为自己没有有意识地炭过,更没有花钱去炭过。在美国到tanning 中心是我的朋友们的周常活动之一(外加看心理医师)。人人都炭得像刚从海边回来。我从不花钱去炭,因为一到夏天就自动炭起来。几年前去秘鲁,我穿着当地人的斗篷,在饭店里的回廊上靠墙晒太阳。一个当地人走过来,走到我的面前,对我说,玛丽娅….。他说了一大堆,我笑,摇头,“我不是玛丽娅,我不懂西班牙文。”这是我唯二会说的两句西班牙文。老伴看到当地人跟我说话,走过来,看看我,在看看这个陌生人,大笑:“你真的像本地土著人,黑得跟他们一样”。我也笑,我就有这个本事,能黑得跟美洲本土印第安人一样。现在我看起来就像一个本土印第安妇女,就差穿上土布织的色彩鲜艳的服装了。


阅读全文 | 回复(9)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晨走与昏泳

2010-7-26 5:55:54 BY Annie(游客)
Annie(游客)喜欢看老师的博客呢。保持锻炼和合理的饮食就不会长胖啦。我觉得那些太胖的人很多时候是没有注意自己都吃了些什么吧。

恩,我也觉得外国人对陌生人也很友善,大家都报以微笑,而中国大多数很麻木的表情,如果你冲别人笑,别人要么误解你对他有意思,要么觉得你是神经病!

我在东南亚旅行的时候也碰到很多老年人,或单独或结伴去旅行,从来没碰到过中国的,即使有也是旅游团牵着打伞挂牌娇滴滴那种。观念真的很不一样啊。也可能是身体素质不一样吧。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晨走与昏泳

2010-7-26 9:46:29 BY 小乖(游客)
小乖(游客)对于“Don't go to church, be a church" 我有不同的理解。很多教会的布道提到这个理论,教会并不只是一座建筑,我们(教友)每个人都是一个教堂。我们不能等周日去教会的时候才传达神的爱,我们就是神的爱,我们要随时随地彰显神的爱。

很基督徒程式化地每周去教堂,却毫无爱心,这对基督的爱是个大讽刺。

我倒觉得这个老太太有可能是很虔诚的基督徒,

对不起不是来传道,只是谈我的看法。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你说得很有道理!我因为无神论,所以可能误读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晨走与昏泳

2010-7-26 12:30:23 BY 蓝与白(游客)
蓝与白(游客)建议以后出书的时候配上您拍的照片~~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晨走与昏泳

2010-7-26 14:25:09 BY iscamus(游客)
iscamus(游客)我也喜欢走路,围绕自己住的街区环绕一圈、两圈,这段时间就是自己胡思乱想,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时间,哪天不走走,就感觉丢了什么似的!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晨走与昏泳

2010-7-26 21:00:36 BY 梅边吹笛(游客)
梅边吹笛(游客)快乐而健康地生活,让生命有质量,还有情趣。读你写的这些,很神情气爽呵。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晨走与昏泳

2010-7-27 12:23:31 BY 日出日落追梦(游客)
日出日落追梦(游客)游泳体力消耗大,走路呢,要看速度,如果边想问题边走路,只能算是散步,热量消耗不多。疾步后大汗淋漓最爽。还有爬楼梯,呵呵,以前公司在大楼的28层,每月爬1-2次楼梯。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晨走与昏泳

2010-7-27 12:36:56 BY 日出日落追梦(游客)
日出日落追梦(游客)我理解“Don’t go to church, be a church”,不在乎“教堂”的一些仪式和外在的形式,不在乎是否一定要走入教堂祈祷,而我的心就是一座教堂。犹如中国“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晨走与昏泳

2010-7-27 17:48:53 BY 欧金匠(游客)
欧金匠(游客)晨走昏泳,生活很惬意,很健康,在国内则需要更多的坚持才能这样,不然,就会有始无终。问好。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晨走与昏泳

2010-7-27 19:20:30 BY xrw(游客)
xrw(游客)晨走昏泳,夜读撰文,这是生命的高品质体现!坚持在其中,钦佩之至。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