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地平线
王开岭 发表于 2010-10-17 2:07:00

 

——纪念古代“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有天,忽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

奇峰巨顶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也少有无视者,总要上去站一站,临风凭栏,意气一番,感慨几许。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爆满。

也巧了,古代好辞章,尤其时空激荡的豪迈与峭拔之文,多与“登高”有染。王勃《滕王阁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望岳》、崔颢《登黄鹤楼》、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飞《满江红》……皆为“高高在上”所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既是抒怀酬志的精神仪式,又是放牧视野、孜求彻悟的心智功课。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带来不羁与宏放,带来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视野对心境的营造、地理对情思的薰染,使得“往高处走”——有了强烈的召唤力,成了风靡千年的诱惑,于诗家墨客,更是一味精神致幻药。

 

然而,“登高”并非文人独嗜,百姓亦胸有丘壑,尤其在一个特殊日子里,更是趋之若骛、乐此不疲,此即九九重阳的登高节。

我始终认为,这是中国先民一个最浪漫、最诗意的节日。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心旷神怡,菊色爆涨……值此良辰,若不去登高放目、驰骋神思,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

从“登高”意义上说,这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劳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登高节、重阳节、茱萸节、菊花节,乃一回事,但我尤喜“登高”之名。

九九习俗源于战国,古人将天地归于阴阳,阴即黑暗、沉寂,阳即光明、活力,奇数谓阳,偶数谓阴;九乃阳数之首,九月初九,双阳相叠,故称重阳。加上“九”“久”谐音,重阳从一开始便是欢愉之词。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后来,重阳节又繁殖出了一串新解:除凶秽,招吉祥;延年益寿,祈福求安。仪式也愈加丰富:饮菊花酒、贴菊叶窗、佩茱萸草、吃重阳糕、祭先祖、送寒衣……但有个核心不变:登高。

登高,除赏秋,亦有惜时别离之意。九九乃秋之尾,尔后草木迅速凋零,虫声偃息,万象复苏要等来年了。此时登高,将谢幕前的风景尽收眼底,将天地之恩默诵于心,颇有依依不舍和立此存念的意思。

故有人称九月登高为“辞青”,与三月“踏青”呼应。

这种对时令的感情,除了膜拜,其它很像爱情或友谊。

眼前的欢聚与热闹,会让很多人思念远客和往事,追忆昔日的葱茏年华。最感人的,当属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当然,对老百姓来说,寻欢仍是兹日最大主题。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秋收毕,仓禀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隋人孙思邈在《千金方月令》中道:“重阳日,必以糕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辞秋,注定是一次丰盛的饯行。物质和精神,都恰逢其时。

王勃那首澎湃万丈的《滕王阁序》,即重阳宴上泼醉所致。

 

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了名胜。对古人来说,若城内或近郊无高,是非常败兴、非常严重的一件事,至少重阳这天没法熬,无处立足。所以,筑阁砌楼便成了古建时尚,“江南三大楼”之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皆受驱于重阳雅集、登高揽景的欲望,一俟矗起,则声名大噪,“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某日,走在高楼大厦的街上,我忽想:重阳那天,早年北京人会投奔哪儿呢?何处适于登高放目?

清《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据说,除以上各处,玉渊潭、钓鱼台也人气颇盛。而慈禧太后,去的是北海桃花山。

先人青睐这些地方,缘由莫外两点:身高和野趣。我盘点了下,清人眼里这群高丘,如今几乎皆废,或荡然无存,或只能算平地。像天宁寺、陶然亭、钓鱼台,实在既没身高,又无野趣。天宁寺畔倒是有根比它高几倍的烟囱。

昔日的“姚明”,如今都成了小矮人。当代京民若过登高节,恐怕得去爬香山或央视转播塔了。鉴于空气清洁度,能瞅多远尚未知。

 

有年去福州,夜宿于山宾馆,当被告知卧榻之侧即著名的于山和白塔时,心中甚喜,顿觉夜色阑珊、地气充沛,睡得特香。翌日拉开窗帘,我大吃一惊,那传说中的于山不过一土丘,连塔算上,高度也不及对面一栋楼。虽沮丧,但我清楚,这是心理落差所致,预期越大,失落越重。

千余年来,福州的地标即“三山两塔”,你在城里任一角落,皆可望见这三加二的全景图。历代画家绘福州,只要择五点之一摆画案,出来的全是鸟瞰图。

我想,古时九月九,“三山两塔”必是糯酒飘香、万头攒涌罢。

现在,福州人该去哪儿呢?

我看过记载,至清末,各地的“登高会”依然盛行,长沙的岳麓山、广州的白云山、武汉的龟山、南昌的滕王阁、西安的雁塔……都是著名的雅集地。连素无丘山的上海,也把沪南丹凤楼及豫园大假山作为“高枝”来攀。

 

罗嗦了这么多,我究竟想说什么呢?

其实我想说,从前人的心目中是有“高”的,尊高、尚高、仰高,“高”对其人生步履和精神移动有股天然引力,有种欲罢不能、鬼使神差的诱惑。而且,先人所涉者,多为在野之高、山水之高、天赐之高,不仅慕之趋之,也忠实地护高、养高,捍卫身边的高物,不敢随便削弱和降低它,不敢做有损它尊严和荣誉的事。

还有一点,即他们自然之子的秉性、灵魂里的那股酒意。

在对时季的敏感、光阴的惜怜、与自然对话的天赋及能力上,今人皆比先辈逊色得多。不仅迟钝,而且寡情。

 

把重阳节改成敬老节,是文明的粗暴,是生存美学的大损失。

当沥青覆盖了旷野,当城市沦为蔽日峡谷,当石阶变成电梯,当丘山被逼得纷纷自杀,当天然之巍被夷为平地、化作砖头水泥,当世人和媒体眼中只剩下“珠峰”……登高节,只剩一个遥远的背影。

我们刻度变了,视觉和灵魂,刻度都变了。

我们所用尺码,和欲望一样,肥大而粗陋。

我们睥睨天下,肆意规划任何想要的海拔。

小时候,老师解释“地平线”,我马上就懂了。不久,它即出现在了我的作文里,那是日出日落的地方,那是“远方”的代名词。今天,城市的小朋友,谁见过地平线?我跑去问邻居的孩子,他拼命摇头。

 

在心里,我向古代那些平平仄仄、不起眼的“高”致敬,向蚂蚁般倚石扶树、跌跌撞撞的醉客们致敬。

我还要向那漫山遍野赤裸裸的笑声致敬。

还要向一坛坛躺在深秋里的菊花酒致敬。

我醉了。恍惚看见了刘伶、嵇康、阮籍……

 
 
  • 标签:重阳 文化 登高 
  • Re:消逝的地平线
    红豆(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7 17:24:26
    红豆(游客)在对时季的敏感、光阴的惜怜、与自然对话的天赋及能力上,今人皆比先辈逊色得多。不仅迟钝,而且寡情。

    先生说得好!!

     
     
    Re:消逝的地平线
    123(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7 17:56:41
    123(游客)好文啊!!!
    说的不错,如今城里已没有了山丘,郊外的也变成了水泥,砖头,沥青、建材,可以说,有多少楼,就有多少山消逝!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啊!!!!
     
     
    Re:消逝的地平线
    鱼爱莲(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7 23:25:49
    鱼爱莲(游客)作为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人,侥幸的很,我没有遭遇文革。因此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文革会发生。一段离今天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很近,很近,一回头一转身就可以看到。
    在江南,我生活的地方的江南碧蓝的天空下,最近发生了让我很不愉快的事情。街道上栽了很多幼小的桂树,许是因为它诱人的芬芳,很多人路过总爱折下一枝。有两大汉,一人揪着桂树像揪着瘦小的孩子,拼命摇下满树金子,一人就在地上铺了一张白色塑料,眼巴巴地看着天下落下来的金钱雨。得承认,我乃一介书生,苍白的语言,被他们的淫笑撕成了碎片。满载之后,他们摇把离去。我攥住他的口袋,被他推搡了一把,几欲跌到。霓虹灯下有行人三三两两经过。不远处的一棵桂树下还有一个身影。秋天的夜晚让我满身寒意。
     
     
    Re:消逝的地平线
    鱼爱莲(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7 23:27:15
    鱼爱莲(游客)桂树下还有一个身影。秋天的夜晚让我满身寒意。
    前日公司聚会,本无意参加。回来征求家长的意见,纷纷劝我,锻炼锻炼,表现表现。不去的话,领导怎么看你,同事怎么看你,那些趁机抓小辫子的人怎么看你……云云。单位里的90后,浓妆艳抹,这几天正准备参加一个本地电视选秀。新生代已经上来了。这是一个连聚会都难藏玄机的时代,人人都想表现自我。我很懊恼,我不想喝酒,却不能不去敬酒。我又很庆幸,自己资质平平,没有当明星的潜质,没有成为选秀时代的商品。否则,我怕是没有机会在这里写东西了。按朋友的话来说,金钱社会,我没有可以被利用的价值,这是幸还是不幸。
     
     
    Re:消逝的地平线
    鱼爱莲(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7 23:28:49
    鱼爱莲(游客)每天打开电脑,总有那些“不良信息”掉出来,先生说,希望我们不被它所影响,可是又怎么不被影响。我因此也常常心情不好。王国维说,“偶开开眼窥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把电脑关掉,可是一切还是在发生。
    我不知道时间是怎么走过文革,走过现在,又怎么走下去。但我知道,假若人如果能做到尊重一颗桂树,那么所有公共利益都不会被践踏;人如果能尊重别人不喝酒的习惯,那么至少不会发生种族大屠杀。
    等待黑暗,等待光明
    或者活着,或者死,
    或为鱼肉,或为刀俎,
    这翘翘板的两头都让我害怕

    海明威说这个时代值得我们去奋斗
    我还在为生存奔波 也许真该学学张骞

    不会喝酒的人,总是还没醉,话就多起来了
    这萧萧秋雨和几千年,几十年前是不是一样
     
     
    Re:消逝的地平线
    鱼爱莲(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8 1:16:43
    鱼爱莲(游客)我还有突围的可能吗?经过中文系四年的深造,我原以为可以当个自由的作家或者写手,可是现在觉得这条路越来越走不通了。写什么?揭丑,我没有内幕可揭,知情权都在报纸那里;赞美,湖光山色,淳朴民情,都“消失”了;反思历史,人家都把骨头嚼碎了,还告诉你:中国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做文案,为别人做嫁衣,把一件破棉袍说成锦缎,我不是帮闲,是帮凶。写茶米油盐,邻里乡亲,阿猫阿狗当然也可以,只不过人人都在写,且图文并茂,越新、奇、特、越吸引人。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营造一个优秀的时代很难,也许我们唯一有把握做到的,就是在不依赖外部的前提下,收拾好自己的内心,种上花草和粮食,充满光和盐……安宁、温润和从容,也许是最大的福祉。祝你快乐!时间会帮助你!别焦虑,我劝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去跑步……这是个艰难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渡过。
     
     
    Re:消逝的地平线
    鱼爱莲(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8 3:01:42
    鱼爱莲(游客)应该说明白的是,我无宠物可养,也没邻里邻居可作伴,毕业之后一直在外打工,与先生一样是真正的无产者,无产者写作能走向哪里呢,不是反抗到底,就是成为附庸。鄢烈山说过一句话,年轻人不用这种方式,(炒作等方式)怎么出来。但似乎这种方式我都学不会。
    现在想来,鲁迅先生当年就曾劝告我们,不要做空头文学家,是多么正确。可生活总要下去的,虽然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净土。农村,或者学校至少还能凑合。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下去,我就回去了。真不希望孩子们在重蹈我们的覆辙
     
     
    Re:消逝的地平线
    马国福(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8 21:54:56
    马国福(游客)诗意之美被现代文明所侵蚀,我们对美的向往被过度的欲望所占领。于是我们活得单调、沉闷、枯燥,好在我等能及时拜读王老师的文章,在你洋溢着浓郁人文情怀和古典情怀的文字中让自己接近一次登高的呼吸,享受阅读你的文字带来的宁静和幸福。
     
     
    Re:消逝的地平线
    999(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20 1:38:35
    999(游客)我又来了
     
     
    Re:消逝的地平线
    如嫣(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20 1:51:28
    如嫣(游客)若从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上来看,我觉得古人比今人的心灵要丰富得多,在唐诗宋词这文学的奇葩里,我们领略到到古人的情怀是多么细腻而善感。今天当我们深陷都市的喧嚣,被浮躁和欲望日渐围剿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可曾泛起柔曼的涟漪去感受和欣赏自然风物的壮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每每读到这些令人心旷神怡的佳句,徜徉在这绝美的意境中流连忘返之时,我都有重回古时的冲动,想在那里去抚慰我梦中失落的忧伤。如嫣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同感,谢谢。谢谢所有路过的人。
     
     
    Re:消逝的地平线
    一方(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21 15:17:03
    一方(游客)今又重阳的不平静还在心里涌动,哪天一个人坐在具有6500年历史,这里有《诗经》中的景色,如今满是“干荷叶”的湖岸,独对渐渐消失在天边的夕阳,细品这个节的涵义,今天在这满含诗意的文中读到了:“我始终认为,这是中国先民一个最浪漫、最诗意的节日。”真是:千古情缘何日了,此生何处相逢。不堪回首怨西风。残芳秋淡淡,落日水溶溶。
     
     
    Re:消逝的地平线
    鱼爱莲(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21 15:38:25
    鱼爱莲(游客)谢谢王先生 很喜欢你的那句:在饭碗里养金鱼,在被窝里敷恐龙 人生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毕业时,老师对我们说,也许我们改变不了这个时代 但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我现在很珍惜每一次挫折,失望,跌倒,乃至痛苦的时刻 我愿意相信自己每一个想法都是珍贵的
     
     
    Re:消逝的地平线
    CH(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22 5:15:58
    CH(游客)开头的引子诗,够直白的.
    古代的诗词讲的许多都是自然于心境的事情.只是现在的一味追求钢筋水泥之后,生活在自然中也就变成了奢望.
     
     
    Re:消逝的地平线
    常读常新(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23 19:52:05
    常读常新(游客)真好!
     
     
    Re:消逝的地平线
    悟空(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26 3:33:16
    悟空(游客)宇宙和生命的审美——科学的真、人文的善、艺术的美,以及历史和现实、古往与今来的文脉在博客中进行跨时空、全感官的思辩解读、提萃集雅、传承贯汇。真可谓“墨痕断处是江流”!致敬您,王老师,我因7月偶读《再见萤火虫》认识您至今——一位赤诚品质、古典情怀、家国胸襟、文学悟道的文化传播使者!QQ904115904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谢谢,您过誉了,不过这的确是我的方向,祝秋悦!
     
     
    Re:消逝的地平线
    狂生探花郎(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27 14:49:01
    狂生探花郎(游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Re:消逝的地平线
    忘记哈(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29 0:25:14
    忘记哈(游客)啥垃圾吗?还没我写得好呢!
     
     
    Re:消逝的地平线
    杨蕙宁(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1-1 13:42:40
    杨蕙宁(游客)这是个艰难的时代,但能在古代有几个熟人,也许是艰难中最奢侈的快乐!去找熟人的时候,我愿一起搭车!
     
     
    Re:消逝的地平线
    where is the love(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1-14 16:16:45
    where is the love(游客)
    以下引用忘记哈(游客)在2010-10-29 0:25:14发表的评论:
    啥垃圾吗?还没我写得好呢!

    做人如果像你这个傻逼一样,那就完了!
    力顶王先生!
     
     
    Re:消逝的地平线
    夏花论坛(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1-27 19:14:39
    夏花论坛(游客)留个脚印,顺便增加一个外链,谢谢
     
     
    Re:消逝的地平线
    草(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1-28 13:55:31
    草(游客)收藏了,先生的文章总能悄然开启人的心灵,在欣赏的同时带来思考
     
     
    Re:消逝的地平线
    V.J(游客)发表评论于2011-1-13 21:09:20
    V.J(游客)晚生偶发先生一处笔误:趋之若鹜为贬义词。
     
     
    发表评论:
    载入中……

    王开岭的博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