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是《法制日报》周末版《法制周末》记者采编的,因为里面有采访我的内容,其连接如下: http://news.163.com/10/0415/00/6497OHLK00014AEE.html
本文比较全面、相对清晰地说了中国纪录片现实和产业化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也许因为我的口头表达不够准确,文章中我的某些说法不太清楚。这当然是我自己的问题,现在再略做些说明:
关于纪录片产业化的问题,我觉得这当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但是问题在哪里呢,不是言人人殊,而是尽人皆知。
有人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并希望中国纪录片尽快完成商业化操作,这的确是非常值得深入的问题。只是每个人强调重点不同。我更强调的是中国纪录片在表达中国现实时的艺术技巧和介入社会的能力,我也不认为中国纪录片不能商业化是因为粗制滥造,而更多是制度因素。所以与西方比较是左右的差异,而不是上下的差距。在中国实现纪录片的商业化,更需要电视台播放制度的开放和整个文化环境的宽松。如果撇开与制度的争取去考虑商业化是非常高蹈的,在当前条件下,那也将是非常需要智慧的一种工作,将耗费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对于各种扭曲的审查进行适应的过程中。當年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的催生者,今何在?人們越來越失去了文化理想,而許多制度並沒有進步。
让独立紀錄片進入中国的体制内渠道是痛苦的过程,我认识一个第四代老导演,他在80年代后坚决放弃拍电影,我问为什么?他说他拍一个军事题材的电影要由各种官员来审查,甚至副总理和一些军事领导都要看完了然后决定怎么修改,他说,这样拍电影就一点创造的快乐都没有,这样拍摄下去我会累死的!
所以他坚决不干了。
中国目前的纪录片导演多是没有用纪录片来谋生,多是用其它方式来谋生,纪录片是一个责任感和兴趣的体现。我觉得这使中国纪录片实现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性和社会价值,但是也很遗憾,同时也可能有很多人会保持了一种業餘狀態。
推进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过程當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过程。前些日子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在《北京日报》,题目为《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http://news.163.com/10/0322/03/62BO1N99000146BB.html )讲到中国记录片的产业化在本国内完成才最有价值和意义,因为这样才能让中国记录片进入社会与最为有效的观众进行交流,同时让纪录片真正成为塑造中国现实的力量。
中国大地幅员辽阔,社会层次非常复杂,是一个题材大国。但是这个国土具有某种隐私性,你要让他们帮助那些没有电视台单位把关的自由纪录片去传播其形象,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阻止你的。
若撇弃政治问题而奢谈产业化,我觉得有点空洞。当然中国有不太有禁忌感的素材,比如动物世界,比如一些青绿山水……不,这些你以为没有意识形态争论的地方,其实也经常被意识形态化了,你最后将发现哪里都会有问题。你以為草黃斑斕的華南虎只是一只畜生,而不具有政治性嗎?那樣就太小看中國人的政治敏感了。
当然,如果这样说话,也许我们就永远不用行动了,坐等海晏河清的那一天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又赞赏一些製片人的努力,因为去在当下环境积极推广本土纪录片商业化的过程,将本身就是一个与制度环境进行切磋和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敞开了很多可能性(反过来来说,那些不去在体制内发展而在独立渠道千方百计传播的独立纪录片,不也是在进行一种更为尖锐的对话的努力吗?)。也可能加深我们向禁区的推进。祝你們好運,在腐朽的坟地遇到一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