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文化遗产中听汪世瑜谈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中国戏曲活化石”,是中国现存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中国苏州昆山一带,原名昆山腔,是一种集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因其风格过于风雅繁缛,18世纪之后昆曲开始走向衰落,昆曲民间演出群体曾一度沦为“讨饭班”。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从2005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一千万元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截止目前,资助全国7个昆曲院团整理、改编、上演了23部昆曲传统剧目、新创了15部昆曲新剧目、录制了200出优秀折子戏,昆曲再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蜚声海内外,有着昆曲“巾生魁首”之誉的汪世瑜,现为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继与台湾作家白先勇合作,推出轰动海峡两岸及欧美国家的青春版《牡丹亭》之后,与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于京城皇家粮仓,推出试图再现昆曲原貌的厅堂版《牡丹亭》,将昆曲表演迈出逼近历史原貌的实质性一步。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常驻演出,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得到普遍认可,成功做到了在京城落户扎根。
2009年是国家实施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最后一年,有关昆曲的话题会由此成为焦点。为此,笔者于2009年3月14日——厅堂版昆曲《牡丹亭》200场夜宴雅集前夕,对昆曲艺术家汪世瑜就昆曲及厅堂版《牡丹亭》及有关话题进行了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