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涌 发表于 - 2011-1-12 2:49:00

5,"相信政府"多是领导者之言,其实他并不是要别人"相信政府",而是要别人相信他,因为他是官嘛,官有两张口的,其中一张是可以"代表"政府的甚至人民甚至国家。"政府是负责任的",这是奴隶语,大概是官发了话后,他不跟进就不能显示其存在。

    在一场灾难之后,常常会有这两句话出现。前一句是主子的话,后一句则是奴才的话。主子要我们相信他,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具备能力拯救受害者(当然他要尽可能忽略掉受害者其实是受其所害的这个因素);而奴才多在此间奉上一番媚语,以彰显"吾皇圣明"。故有"多难兴邦"之语,其实多难何曾兴邦?听讲座时,有句话深刻印在脑子上:人类从历史上学到最大的教训是人类不曾从历史上学到教训!

6,性和道德到底应该有多大关联?我常常疑惑着。而我自己对道德的定位是:良知、责任感和正义感。在道德沦丧的今天,我们毋须求救于旧道德更无须痴迷于新道德。一个知善知恶、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人,即使他的某些行为上逾矩,也不能构成我们在道德上的指摘。


……
黄涌 发表于 - 2011-1-12 1:22:00

     鬼之为物,因人而存。我虽不信鬼,但怕鬼。不信鬼是因为小时候被强制灌输了无神论思想,而父母又不愿在我面前宣扬一些灵异之事,无知者无畏,故而对神佛鬼多显桀骜态度;长大后方知道圣贤如孔老夫子尚且敬鬼神,何况我等俗辈?方渐生畏惧心理。

     怕鬼但爱听鬼故事,这大概是信了苦雨斋主人所说的"鬼确实是极有趣味也极有意义的东西"。而其实我对鬼的认识至多不过限于电视剧中所叙之情状,再添些许的聊斋故事,但说到见鬼或心灵之感应却迄今未有。鬼故事能够吸引人,我想多是与人的求异心理相关,其实作者不过是借鬼来喻人事而已。世间多有不平之事,方求之于鬼,其实鬼世界又何曾公平?这好似世人多认为别处好,其实别处又何曾真正好过?


……
黄涌 发表于 - 2011-1-10 2:27:00

1,喜欢标榜自己德行的人,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譬如宣称自己真诚的,大有可能是卑鄙的。

2,某日夜,受友人相邀与城关小学一帮青年老师交流。我提到王阳明,说到了知行,但是我却没有深入地讲知行合一。董平教授讲王阳明时说,他的这种思想落实的是在行字上,而不是在知字上。光懂得什么道理,而不去践行,其实还是不懂。我常常见到一些道德君子们宣扬自己如何高尚,而骨子里却是一片龌龊,为名为利而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这种人是可鄙的,更是可恨的!

3,伪君子不如真小人。

4,胡启立的话:"道不同,志不同,便形成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从而使具有相同生命的人,人格有高低之别,人品有好坏之分,人性有善恶之辨,人生有成败之论"。我们现世的人太执着于人生的成败而一再忽略人格、人品和人性方面,哀哉!


……
黄涌 发表于 - 2011-1-9 20:08:00
2010流行字】

2010年,在小范围内逐渐流行积攒而来的单字逐渐成为民间语文中常见的表述格式。这让我想起网络熟字“顶”(表赞成、用拥护或拥戴)。以常规论,单字在汉语表述描述或陈述过程中,本因其身单力薄而劣势多于优势,但在今天,与日渐逼仄的生存空间近似,单字亦可最为俭省直接地被用来表达意见,一逞胸怀——前提是,生活在此时此地,你我都晓得流行单字里的那位“娘”不是俺娘,同理,大名鼎鼎的那位“保罗哥”不过是一条章鱼,而且,它也没有可能等同于那位历经沧桑的“犀利哥”。

2010维权伤心字。2010年9月10日,江西抚州宜黄强拆民房导致3人以自焚抗拆。这一事件震惊天下,引发持续热议。紧随其后,以“抗拆”为诉求主题的网络游戏《钉子户大战拆迁队》跟进推出,网络风传,这一突发新闻一娱乐游戏实虚两种完全不同的事件却写出了同一个汉字:拆。


……
黄涌 发表于 - 2011-1-8 15:48:00

这是我一篇谈论诗歌文章的题目,借来表达自己的感触。那篇文章我写了几个诗人,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我愿意用良知来形容他们,因为他们诗歌里有反时代的诗境(因为预备发刊物,故而暂不贴上)。

   前天官媒新华网消息《高河百余儿童血铅超标疑电源厂污染》http://www.ah.xinhua.org/news/2011-01/06/content_21794200.htm当友人通过QQ传来此信息,我忽然有些震惊。因为污染所在地高河新山小学和我妻子所在学校同隶属于高河镇中心学校,只不过所在位置正相反。假如不是我孩子还幼小,假如我妻子正好去了那学校,而我孩子正在那读书,呜呼,我无法试想!当然使我更为愤怒的是,当我将这消息发给友人WYW说,可以进行后续报道,他却说接上面指示不给报道。我反问道新华网都报了,为什么不给报道呢?他解释说,地方不报道。
……

黄涌 发表于 - 2011-1-1 2:36:00

对镜看着你瘦了的朱颜

其实她并不姓朱

只在那枯黄的脸上

涂抹了一点颜色

 

看花凋零

人已醉了

 

一年里

最好的时光

是在花前解醉

 

日日买酒

只拼一醉

 

醉倒了朱颜

醉不倒的是朱颜改

 

注:此诗有所寄也,有所悲也。

 

 

 

 


……
黄涌 发表于 - 2010-12-30 2:41:00

《不死的纯文学》陈晓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应当承认陈晓明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评论家之一。他身上所散发出批评锐气以及所展露出特有审美才华,无疑是迷人的。此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新,这种新并不是批评方法的新,而是作者所展示的批评姿态。孟繁华说:“许多年来,陈晓明就这样站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前线。他以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敏锐的艺术感受,长久、耐心地关注着当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

读陈晓明的文字,你总能更深入的了解你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他在发掘和剖析着这个时代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内心深处却依然固执地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一份理想。

 

《抒情传统与

 


……
黄涌 发表于 - 2010-12-27 23:16:00

博主按:2010年读书很杂,但印象深的书却并不多,特此留下数篇阅读小札,以促来年更加多读好书。

《鲁迅的生命哲学》王乾坤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某种意义上来看,王乾坤是在心灵上和鲁迅相近的人。换个角度读鲁迅,也许我们离鲁迅先生会更近一些。初读此书,可能会有不少读者会被哲学二字吓退,其实王在书里谈论更多的则是对生命的理解。作为从旧传统中走出的作家,鲁迅无疑是深具历史感的。他的激愤很大程度践行到了他的生命中。从哲学角度观鲁迅,不是简单地做文学细读,而是生命与生命的交相呼应!

《寻找家园》高尔泰著     花城出版社


……
黄涌 发表于 - 2010-12-27 3:49:00

……
黄涌 发表于 - 2010-12-25 15:47:00

 

     大概是好读书的缘故,每个月我都会定期购买几样杂志。但对每种杂志感情却并不一样,有些杂志假如忽然缺了一期,感觉总有种不安心,千方百计想法子补齐;而另一些杂志似乎是兴致所来,得失并无放心计较。

《读书》是自读大学以来,一直坚持看的刊物。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购买,属于那种失之不安的刊物。不过,自汪晖去后,《读书》杂志风格大变,特别是近年来,有不少期几乎没有我感兴趣的文章。除了陈四益的小文值得一读外,其余皆晦涩难读,虽作者名气甚重,然文章多固陋之词,很少有意气之言。另外就是编者隐退,无论是沈昌文时代还是汪晖时代,编后记仿佛一期刊物开门钥匙,编者在场,可以窥探出这本刊物立场和风格,惜哉其优良传统的丢失。

《书屋》是工作后才开始坚持买的杂志,其间因工作调动而中断了数年。《书屋》最大特点是敢言,常有惊人文章出现。最近读得石天河老人文章《重读<过秦论>》乃大感奋,其言: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1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